1、 论文题名:沥青路面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沥青路面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历史还很短,在 10 多年前,我国的沥青路面仍以沥 青表处,灌入式路面及沥青碎石路面为主要形式。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发展, 沥青混凝土路面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形式。但是,由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 的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大型化、超载严重、车辆渠道化等,使沥青混凝土路面 面临严峻的考验。许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成不久就不能满足交通的要求,早期 破坏时有发生。尽管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是建立在路面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基础上的, 依据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发生结构层材料疲劳破坏这种原理,决定路面的设计 使用年限。但实际上,
2、沥青路面仍然普遍存在着在设计年限内由于其他原因而发 生的早期破坏。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得不在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上下功 夫,使路面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延长使用寿命,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沥青改性材料,沥青路面现存的问题,车辙 绪论 在我国,公路的落后主要是筑路材料和施工手段的落后。80 年代以来,我国 陆续引进国外先进施工机械、拌和机、压路机等设备,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在材料方面,高速公路的沥青材料都采用了交通道路沥青技术要求的优质沥清 ,并且大多是国外进口沥青,但仍然会出现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 沥青路面的发展与变革,实际上是路面材料变革的历史。现在沥青路面的差 距最主要
3、的是材料的差距,包括原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沥青路面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已经普 遍认识到材料质量对于路面质量、使用寿命的重要性。现在大家对沥青的质量已 经比较重视了,认识到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一定要采用符合“重交通道路沥青技 术要求”的要求,认识到没有国产合适的沥青时,购买进口沥青从长远看经济是 核算的。 但是,对集料的认识远没有对沥青那样重视。从整体上看,我国沥青路面建 设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个落后主要体现在沥青路面的使用 寿命,规范规定使用寿命是 15 年,可实际上没有几年,就要大规模维修,可以发 现,我国与国外先进国家所差的除了管理以外
4、,就在于粗细集料的生产和使用上。 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在于,讨论研究沥青路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产生原因、解决途 径。 1 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高温抗车辙性能,即抵抗流动变形的能力; 低温抗裂性能,即抵抗低温收缩裂缝的能力; 水稳定性,即抵抗沥青混合料受水的侵蚀逐渐产生的理清模剥离、掉粒、松散、 坑槽而破坏的能力; 耐疲劳性能,即抵抗路面沥青混合料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破坏的能力; 抗老化性能,即抵抗沥青混合料受气候影响发脆丧失粘结力等各种良好性能的 能力; 表面服务功能,包括低噪音即潮湿情况下的抗滑能力、防止雨天溅水及在车后 产生水雾等性能,这些性能直接影响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 行车舒适性能,主要是指平整
5、度不良产生的行车颠簸,还包括横向平整度。 2 沥青路面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2.1 现存的问题 纵向或横向的永久性变形,夏季高温期在重载车作用下造成流动性车辙,纵向 平整度下降。 冬季沥青路面的横向开裂,包括温缩裂缝及半刚性基层开裂或水泥混凝土路面 接缝引起的反射缝,从裂缝中进水,引起承载能力下降的破坏(龟裂) 。 雨季或春融季节出现的坑槽,即水损坏破坏。 沥青路面由于泛油、石料磨光引起的表面功能降低或丧失,尤其是抗滑性能不 足。 2.2 产生原因 我国严重缺乏修建高等级公路用的高质量重交通道路沥青,某些工程不得不使 用性能不好的普通多蜡沥青修建。 即使使用了国产或进口的重交通道路沥青,但某些路段
6、由于交通量过大,运输 超载十分严重,或者气候条件恶劣,仍不敷需要。同时,由于某些路段上,运输 费及过路费极高,如果车辆不超载,运输部门在经济上就无利可图。 现有的矿料级配基本上是从传统观念出发配制的连续式密实级配沥青混凝土, 这种级配不能满足更高要求的路面需要。 3 沥青混合料的矛盾和解决途径 3.1 高温稳定性和疲劳性能、低温抗裂性能的矛盾。 为了提高高温抗车辙能力尽量采用粗级配,增大集料颗径,增加集料数量, 减少用油量,但这样的混合料低温劲度大、发脆,很容易开裂,疲劳性能差,而 且施工性能也差。而为了提高耐久性和低温抗裂性能,使用针入度较大,用量较 多的沥青,用较细的、空隙率小的混合料,在夏天就很容易出现软化、泛油、车 辙。 3.2 路面表面特性和耐久性的矛盾。 高速公路对表面特性的要求较高,要求抗滑性能好,不溅水、水雾小,噪音 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提高表面粗糙度,采用构造深度大的开级配或半开 级配沥青混合料。但是这样的混合料空隙率必然比较大,而空隙率大的混合料耐 久性差。 5 改性沥青的分类、标准及发展方向 5.1 改性沥青的分类 所谓改性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