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摘要摘要 近年来新能源技术进步加快, 成本大幅下降, 很可能成为金融危机后最为重要的新兴产 业。我国新能源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很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 哄而上、无序发展和新能源发电上网难等问题,亟须明确发展思路,理顺体制机制,突破技 术瓶颈,争取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占领产业制高点。 【关键【关键 词】词】新能源/ /体制机制/ /技术瓶颈/ /发展思路 一、一、 国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国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新能源技术创新加快,能源转换效率显著提高,价格大幅下降 风电最大单机容量由上世纪 80 年
2、代 30 千瓦提高到目前的 5000 千瓦,上网价格由 15.8 欧分/千瓦时下降到 4 欧分/千瓦时。 硅基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由上世纪 90 年代不 到 10提高到目前的 1718,并出现了 82的技术学习曲线,即规模增加 1 倍, 价格下降 18。风电价格有望下降到 3 欧分/千瓦时,太阳能发电价格在 2020 年前后 可与火电相当。 (二)新能源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新增能源供应中占有重要位置,逐步由补充 能源提升为主力替代能源 过去 10 年,光伏太阳能年均增长 38,风电年均增速也达到 28。2008 年全球 有 10 台核反应堆在建(不包括中国),是自 1985 年以来开建核电
3、站数量最多的一年。 (三)发展新能源被认为是同时解决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战略性支点,主要国家经济 刺激方案中加大了相关领域的投资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把新能源作为新兴产业,加速向低 碳经济转型,在经济刺激方案和经常性研究预算中加大了新能源领域的投入。美国的 经济刺激方案中的 10,即 800 亿美元投入新能源领域,这是美国历史上政府在能源 领域的最大投资。欧盟在新能源研究开发上的支持力度也很大,仅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一个示范项目的预算支持就高达 12.5 亿欧元。私营部门的资金也很活跃,美国硅谷大 量科技公司转向了新能源的研究。 二、我国的新能源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存在的问题
4、二、我国的新能源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 5.4 亿千瓦,年发电量 2.47 万亿千瓦时,世界排 名第一。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 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 2200 小时以上,年太 阳辐射总量大于每平方米 5000 兆焦(相当于每平方米 170 公斤标准煤)。全国陆地可利 用风能资源 3 亿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 10 亿千瓦。生物质资源 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 5 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潜力可达 10 亿吨标准煤。 (二)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一定进展 近年来,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
5、展迅速。2008 年我国水电、核电、风电、太阳 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总量为 2.34 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总消费量的 8.9。其中水电 装机 1.7 亿千瓦,风电装机 1215 万千瓦,核电装机 908 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 面积达到 1.25 亿平方米。2008 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为 625 万千瓦,占全球风电新增装 机的 23;风电上网电价下降到 0.50.6 元/千瓦时。太阳能发电价格下降速度更是 超出意料,2008 年国家核定的太阳能上网电价为 4 元/千瓦时,2009 年 3 月甘肃敦煌 太阳能发电项目招标中值价格降至 1.5 元/千瓦时,中标价格为 1.09 元/千瓦时。 (三
6、)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 核电设备的国产化、规模化发展取得进展,已经具备每年生产 68 台套核电设备 的能力。风电设备制造能力大幅提升,2008 年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占新增装机的 75.6,累计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光伏电池产量达到 200 万千瓦,全球市场占有 率由 2002 年的 1.07上升到 2008 年的 30,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硅材料的产量由 2005 年的 30 吨增加到 2008 年的 5000 吨, 国内自给率达到了 25; 预计到 2009 年底, 国内太阳能硅材料的产能将达到 3 万吨。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达到 3500 万平方米,占 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技术基础仍比较薄弱。一是核心技术并未完全掌握,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我 国核电制造、建设和运行能力有明显提升,但核电设计能力总体上停留在引进机型的 翻版设计上,设计原理和诀窍并没有真正掌握,大锻件、主泵和特殊材料的国产化和 自主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风电新机型开发能力不足,控制系统、关键轴承仍依靠进 口。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