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国长三角地区纺织品贸易面临的现状、机遇及 其对策分析 【摘 要】纺织业虽然作为长三角的传统优势产业,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在面对国际市场时,仍然有一些制 约长三角纺织业发展的因素。本文先介绍了长三角纺织品的出口的现状,然后分析了长三角纺织业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 现在遇到的机遇,最终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纺织品 出口 贸易壁垒 纺织业是历史最悠久的行业之一,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和 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哪个国家都离不开纺织业的发展而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规律 来看,通常一个国家工业化初期的主导产业就是纺织业,而纺织业同时也是对外贸易及其
2、 重要的一部分,我国是纺织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我国纺织业有着产业链完善,加工配套 水平高,产业集群发达等优点。纺织业是我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而随着世界经济 一体化和我国加入 WTO,纺织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导和支柱性产业,同时也是我 国在国际市场上成长最快 发展最好的产业之一,在全球纺织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而长 三角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在全国纺织业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 年来,长三角纺织业在外部环境上不仅面临着较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 长三角纺织品出口的现状 长三角的纺织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长三角地区支柱产业之一,每年出口额达 7000 多亿
3、元,也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近年来,长三角纺织外贸的迅 猛发展,主要归功于长三角纺织业自己自身的优势,以及其价格上的优势。上海的世博会, 杭州的西博会,无锡太湖博览会的举办,更是有力的带动了长三角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近 日,在后配额时代长三角纺织服装发展论坛上,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的 100 多家纺织服 装企业发表了长三角纺织服装企业后配额时代共同宣言 ,承诺将加强企业自律,自觉 保证有序出口,优化产业结构,呼吁走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发展之路。倡导区域合作 和共赢。 (一)长三角纺织贸易的优势 1、规模优势明显 截止到 2010 年底,长三角拥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 16342 家
4、,从业人员 443.34 万人, 占长三角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 25%。如表一显示,我国沪苏皖三地 2009 年 1-10 月纺织品 及服装出口额已达到 374.97 亿美元,占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 26.75%,其中纺织品 出口额为 137.54 亿美元,占全国 26.51%,服装出口额为 244.13 亿美元,占全国 27.90%; 在进口方面,沪苏皖三地纺织品及服装进口额为 38.90 亿美元,占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总 2 额的 28.63%,其中纺织品进口额为 33.12 亿美元,占全国 26.84%,服装进口额为 6.78 亿 美元,占全国 44.90%;显示我国沪苏皖地区纺织品服装
5、出口总额远高于进口总额,顺差明 显,表明该地区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是比较强的,纺织业已成为主力产业。在 规模企业方面,一批优势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做强做大,成了全市服装业发展的龙头。如 江苏的红豆集团、浙江的雅戈尔集团。这些企业都有着相当的规模,规模效应明显。 表一:沪苏皖地区纺织品及服装 2009 年 1-10 月份进出口额(亿美元) 出口 进口 省市 纺织品及服装 纺织品 服装 纺织品及服装 纺织品 服装 上海 131.69 35.96 93.73 20.91 16.20 5.91 江苏 227.12 94.47 142.45 17.07 15.10 0.87 安徽 16.16 7.
6、11 7.95 0.92 0.82 0.00 沪苏皖 374.97 137.54 244.13 38.90 33.12 6.78 全国 1401.73 518.77 874.86 135.83 119.63 15.10 占全国 26.75% 26.51% 27.90% 28.63% 26.84% 44.90% 资料来源:第一纺织网 2、技术优势强劲 长三角纺织服装业历来十分注重企业技术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使生 产技术设备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从而提高了纺织服装工艺技术水平。纺织品生产技术已 呈现出织布无梭化、 纺纱无结化、 整理无害化的趋势, 服装设计生产也逐步大范围采用 CAD 系统,整身烫系统等设备,同时积极推广采用先进生产标准,大多企业已获得 ISO9000 国 际质量体系认证,部分企业通过了 ISO14000 国际环保体系认证,大大提高了服装的档次, 国外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通过与发达国家技术交流以及自身研制开发,不少企业逐步掌 握了许多国内外先进的纺织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长三角纺织服装业的发展。长三角很多企 业采用国际先进的纺纱设备,配备全套乌斯特实验仪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