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摘摘 要要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企业加 强内部管理及社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 成部分和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也是企业的自动预警系统和维护 系统。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己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 话题之一。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束缚,我国企业缺乏从整体上对内部控制 进行研究,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都很欠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 外先进管理思想的引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已蔚然成风。尤其是在世界 经济一体化的情形下,我国企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2、,在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建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一 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现代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入手,通过 分析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明确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进而提出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多个角 度提出优化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关键词: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内部控制;优化对策 目录目录 引 言 3 一、一、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 3 (一)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资产存量不清 3 (二)固定资产长期被隐瞒、借用、侵占 4 (三)对固定资产的 4 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二、内部控制
3、的必要性 5 (一)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成长 5 (二)切实维护国家和投资人的利益以及履行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 6 三、我国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现状三、我国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分析 . 6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7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科学 7 (三)公司结构不完善 7 (四)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7 四、我国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四、我国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的原因薄弱的原因 . 8 (一)公司内部缺乏制衡机制 8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 8 (三)激励机制不健全 9 (四)内部审计薄弱 9 五五、优化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
4、内部控制的对策、优化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的对策 . 9 (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9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10 (三)强化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 10 (四)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11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及优化对策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及优化对策 引引 言言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容是随着单位对内强化管理、 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内部控制最初称为内部牵制,其主要特 点是以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 分工, 从而使该项业务权力通过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职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内
5、部牵制侧重于单位组织分工的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适 应单位和组织内部管理的需要,内部牵制的内容不断丰富、范围不断扩展,从而使内 部控制概念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已从单纯的内部牵制发展为内部控制结构,其内涵也 从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发展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部分。 1994 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等共同组成的 “防止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COSO)”,提出了最新的内部控制定义:内部控制是 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旨在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 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内部控制的体系包括五个
6、方 面: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本文旨在优化现代企业治 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以现代企业治理所处的现状为出发点, 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内企业内部控制的调查与分析,最终提出优化 我国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的建议和对策。本文着重分析了处在经济转型期 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就其不合理部分提出中肯建议。 一、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一、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的含义 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制,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建立起有效的企业治理机制,即要在产权关系 清晰和责权利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控制权的合理配置,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 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和对经营者的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运 营效率。企业治理机制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双层的“嵌套“关系结构:第一层是股东通过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构成了出资者对公司的一级控制权的配置 与行使;第二层是董事会与经理人员之间“委托代理“关系,形成了对企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