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引言引言 1.1 1.1 课题课题研究研究的目的的目的和意义和意义 基于单片机的 PLC 设计与实现课题的研究是依据应用开发中的实际要求提出来 的。当我们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或从事自动化装置设计时,常常会遇到要求设计出成 本极低,同时能完成较为复杂的逻辑控制的控制器的问题。可编程序控制器以其可靠 性能高、编程简单易学、维护方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中;单片机具备功能 多、结构紧凑、价格便宜等特点,在工业控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LC 和单片机有 机地结合,就可实现单片机与 PLC 之间优势互补,在工业控制中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1, 不仅可大大简化单片机系统的研制时间,实现复杂的逻辑
2、控制,性能得到保障,效益 也就有保证。 PLC 的突出优点是可靠性高、接口类型丰富、能适应各种复杂恶劣的工业环境, 另外 PLC 采用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编程简单直观,易学易懂,使用灵活方便,工程 技术人员经过短期学习即能上手。同时也有不少缺点:有限的内存,编程优化调试比 较困难;产品多为进口,价格昂贵;针对性比较差。特别是当控制不太复杂的逻辑功 能,控制量不太大,控制要求不高同时环境条件尚佳时,它的优势就不能完全发挥出 来,而且会提高系统的成本。鉴此,根据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实现原理和工作方式,设 计小型的 PLC 控制系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本论文借鉴 PLC 的实现方式和运行原理,利用性价比
3、比较高的 AT89S52 单片机设 计了了一种小型 PLC。 1.1.2 2 课题课题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的发 展显得异常迅猛,PLC 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钢铁业、石油业、化工业、电力 业、建材业、机械设计制造业、汽车业、轻纺业、交通运输业、环保业等诸多领域 2。 目前 PLC 市场主要有美系、欧系、日系三大产系,200 多家公司生产制造,其中都是 三大产系为主的公司, 我国的 PLC 的研究与生产比较晚, 但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消化并吸收,近年来,我国的 PLC 市场发展的很快,市场前景被十分看好。但是,国
4、内的 PLC 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 PLC 的 应用仍较为局限化,而那些应用 PLC 的企业,主要是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在其它中小 型企业中的应用比例比较低。PLC 技术主要靠引进,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与发达国家 相比,技术水平落后 5 年左右,国产化率低很难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目前,我国是世 界上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国家之一,市场上新设备的控制需求、传统设备的技术升级、 换代对 PLC 的需求越来越大。另外随着工业设备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对 PLC 要求也越 来越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可以抓住这一机遇,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更满 足现代化工业用途的 PLC。
5、1.1.3 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该课题是以单片机为主控元件,根据 PLC 的接口特性,利用适当的外围器件,设 计一种 PLC 原理样机。该课题需要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有关外围接口芯片的工作 机理;电源电路设计、模拟数字电路处理;软件程序设计等知识。 设计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以及单片机选型; (2) 系统软件设计; (3) 上位机软件设计以及上位机与下位机通信设计。 2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PLC2.1 PLC 简介简介 2.1.1 PLC 基本特点 在可编程控制器(PLC)诞生之前,继电器控制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占主
6、导地位。这 种由继电器构成的控制系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体积庞大、耗电多、可靠性能差、寿 命短、运行速度慢等,尤其是很难适应生产工艺系统多变性。与继电器控制相比,可 编程控制器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34: (1) 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可编程控制器主要是为工业控制而设计的,在其 设计及制造的过程中采取了多层次抗干扰的措施,使其能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正常工 作。而且,在 PLC 中由电子线路来完成继电器大量的开关动作,由程序来代替继电器 之间的连线,与继电器相比,PLC 大大的提高了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平均的无故障时 间甚至可达几十万个小时。 (2) 编程语言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便于普及。PLC 设备面向用户,考虑到现场 技术工作人员的特点,编程语言一般比较形象直观且容易掌握。目前,大部分的 PLC 仍然采用继电器控制形式的梯形图方式编程,梯形图语言编程元件的符号和表达方式 接近继电器控制电路原理,不需要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只需要具有一定的电工知识和 工艺知识的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都可以学会。 (3) 通用性强,控制程序可变。不同的对象用同一个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时,只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