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切花月季的栽培技术 2014 年 06 月 目目 录录 切花月季的栽培技术 . 1 摘要 . 1 关键词 . 1 前言 . 1 1 切花月季的生物学特性 . 1 1.1 形态特征 1 1.2 生长习性 2 2 切花月季的人工栽培技术 . 2 2.1 对土壤的要求 2 2.2 种植 2 2.3 温度 2 2.4 水肥管理 3 2.5 湿度(空气) 3 2.6 光照 3 2.7 修剪 3 2.8 花期调控 3 2.8.1 对温度的调控 . 4 2.8.2 修剪、摘心和控制水肥 . 4 2.8.3 调节花期的参数 . 4 3 周年生产 4 4 切花月季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
2、治 5 4.1 主要的病虫害及防治 5 4.1.1 病害 . 5 4.1.2 虫害 . 5 5 总结 6 参考文献 . 6 切花月季的栽培技术切花月季的栽培技术 摘要摘要:本文针对月季的生物学特性,从土肥管理、光照、温度、修剪、花期调控以 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切花月季栽培的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切花月季,栽培技术,采收,病虫害 前言前言 切花月季,花色艳丽、花型优美,不同的花色寓意不同,如红色月季代表纯洁的 爱,粉红色代表优雅、高贵等等,常被人们作为传递感情的礼品,是我国鲜花销售量 最大的花卉之一。它作为最常用的花材之一,被应用在礼仪插花、艺术插花以及人们 的日常生活中,尤其
3、是情人节等节日,倍受消费者的喜爱。据统计,切花月季用量已 位居全部切花总量的第3位。此外,由于其独特的清新香味,成为了香水重要的原材 料。并且中医学认为,月季味甘、性温,入肝经,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的功效。因 此切花月季有着极高的商用和药用价值, 需要快速繁 殖大面积的优质切花月季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 1 1. . 切花月季的生物学特性切花月季的生物学特性 1.1 1.1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图图 1 1- -1 1 切花月季别名玫瑰、鲜花玫瑰,在我国有两千年左右的栽培历史。它属于蔷薇科 蔷薇属灌木,高可达2m 左右,茎上有密生的毛刺,小叶59枚,椭圆形 或椭圆状 倒卵形,长2至5cm,叶表
4、面有光泽,有皱纹,叶背面略有短柔毛,叶柄有刺,花单生 或数朵聚生,果实呈扁球形。另外,其花形优美、花色丰富,多呈高芯卷边状, 开 放缓慢,耐瓶插。 1.2 1.2 生长习性生长习性 切花月季原产于温带,喜阳光,在阴地生长不良,每天要求有6小时以上的光照 才能正常生长开花, 但在夏天高温季节, 可减少到45小时。 总体来说, 其适应性强, 耐寒、 耐旱,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但以富含有机质、 排水良好的微带酸性沙壤土最好。 2.2.切花月季的人工栽培技术切花月季的人工栽培技术 现代切花月季是用月季、蔷薇、玫瑰反复杂交、选育出来的切花月季品种。有如 下繁殖技术: (1)扦插法。嫩枝扦插在春末或秋初
5、进行。若采用喷雾装置更易成活, 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在地温20.5、气温10、相对湿度70%-80%时发根最易。 (2) 嫁接法。砧木多为野蔷薇实生苗,1-2月为嫁接适期,嫁接方法主要有芽接和枝接。 (3)组织培养。多选取刚谢花后、半木质化枝条的第3-7节,除去枝条上的叶片,消 毒后切成单芽茎段进行培养。由于嫁接繁殖的方法适应工厂化、专业化、规模化的需 求,可不受季节限制,所以嫁接繁殖技术占市场主导地位。 2.1 2.1 对对土壤的要求土壤的要求 地下水位低,疏松通气,施有机肥一般为10%-15%,pH 值5.5-6.5之间,土壤的 耕作层为80-100 cm。腐熟有机肥,高畦栽培时,畦度宽1
6、00-120cm,沟宽50-60 cm。 2.2 2.2 种植种植 单畦双行栽培,株距为13-15cm,行距为50-60cm,栽植密度4500株/667m 2。定植 时间宜在多云,日光不强的天气情况下,早晚都可以;行要 对齐;要浇定根水,高 温天气注意保湿,降温,扶苗,定植1周内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周后减少浇水,但 要保持土壤的湿润。1周后不浇水,依然保持土壤的湿润。同时要喷散药剂,20天后 要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1个月后转入正常的管理。 2.3 2.3 温度温度 适合的温度为白天24-26,夜晚14-16。冬季:温度低于8品种会生长慢, 低于5时品种会不发新枝,形成的盲枝较多。夏季:温度高于28时生育时期短, 花瓣数变少,花朵变小,保鲜期短。最好的昼夜温差是10-12,温差过大时会导致 黑边,花瓣比较厚的品种对低温比较敏感。 2.4 2.4 水肥管理水肥管理 肥料的供给原则是:每一茬切花的生长过程中,必须施入有机肥2至3次,所施有 机肥必须能被植株完全吸收或不能给植株带来伤害。 水质:无污染的河水,井水,泉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