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 摘要: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学龄短,他们往往难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很容易步入后进生的行列。如何做好后进生 的教育和转化工作一直是教师和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 而素质教育首要解决的问 题就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 本文就小学低年 级语文后进生的概念及其成因进行深入探讨,并从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特征入 手,提出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策略。后进生工作任重道远,尤其是 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后进生的心理特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做好后 进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策略 2 一
2、、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概念及其成因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概念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习惯、方法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 规的缺陷,智力得不到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 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 本文将小学 语文学习后进生定义为: 他们是智力在标准以上, 但在小学语文学习中, 其知识、 能力、习惯、方法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缺陷,或因后天和外界造 成语文学习障碍,达不到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业不良者,是需 要经过额外、特殊的帮助或教育才能完成小学语文学习任务,达到大纲要求的学 生。我国小学阶段一
3、般为 6 年制,其中 1-2 年级为低年级,3-4 年级为中年级, 5-6 年级为高年级,本文研究的语文后进生年龄段为低年级,即 1-2 年级的语文 后进生。 后进生是相对的存在者,我们眼中所谓的“后进生”其实并不差,他们或 者只是暂时落后于人,或者就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后进生,顾名思义, 即后来进步之意,也就是说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也有可能由 后进生变为优秀生。 那么有哪些教育对策能够帮助后进生更快地提高呢?一切诸 果,皆从因起,后进生的成因主要是来自家庭、学校两方面,只有找到了病源, 从源头挖起, “对症下药” ,才能“药到病除” 。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成因
4、分析 1、家庭因素 (1)家长疏于管教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 会教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有些错误的认为责任在于老师而不是家长。这 种无所谓的态度在无形中从反面支持了孩子在学习中的不思进取的行为和消极 的态度,孩子自然而然养成了不爱学习的习惯,从而逐步踏入后进生的行列,这 类情况在农村比较多见。 (2)家庭破碎或单亲家庭 大量调查表明,某些家庭婚姻关系上的离合变化,给孩子心理上造成的影响 十分深重,大多父母感情上与子女有一定距离。年龄尚小的低年级学生,他们幼 小的心灵正需要家庭给予温暖和呵护,如果在这种缺乏关爱的环境下成长,孩子 在集体中容易表现
5、出蛮横、自私、冷漠、孤僻等行为,班上同学难与他们相处, 从而导致他们心理缺陷,教师要孩子集中精力认真读书便更是难上加难。 (3)家庭教养方式不妥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严格要求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例如,给孩子购买大 量的语文练习题,每天做作业到深夜等。这些行为只会适得其反,不仅是孩子对 于语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恐惧的情感。也有些家长,教育方式 简单粗暴,当幼小的孩子欠作业或考试不及格的时候,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打和 骂。在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容易在内心生成一种反抗情绪,性格变得怪异、孤僻, 难以集中精力学习。还有的家长对于孩子过于迁就和溺爱,这类环境成长下的孩 子多是活泼, 贪玩的性格。
6、 因为他们自制能力不强, 在强烈的外部刺激的引诱下, 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在学习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坐不住,总想用一种简 单快捷的方法尽快完成学习任务后从事自己目前感兴趣的活动, 从而导致学习质 量不高,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3 2、学校因素 (1)教师教学上的偏差 有时老师为了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只请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班上朗读文 章或回答问题,而对于那些语文基础差、各方面能力稍差的学生视而不见。久而 久之,那些缺乏关注的学生,习以为常,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2)教学方法失当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入学时间不长,有些学生尚未完全适应学校生活,难以掌 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不高。特别是对于相对年龄较小或者反应较慢的学 生, 学习起来更加吃力。 有些老师在面对学生不会做作业或者考试不及格的时候, 往往是用批评、责骂等方式否定学生。低年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以这样的教 学方式教育学生,将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充满恐惧。在这样畏难的心 理状态下,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换来的又是教师的责骂。这样,非但不能帮 助他们健康、全面成长,反而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后进生越来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