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录 工程概况 1 第一章 35KV 变电所继电保护 . 2 1.1 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 2 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2 1.3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2 1.4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3 第二章 35KV 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 . 3 2.1 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 3 2.2 线路的保护整定计算 4 第三章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 . 7 3.1 电流互感器的确定 7 3.2 电压互感器的选定 7 3.3 中间继电器 8 3.4 电流继电器 8 3.5 时间继电器 8 3.6 信号继电器 9 3.7 熔断器 9 参考文献 . 10 致谢词 . 11 - 1 - 工程概况 目前国家正致力于打造
2、强力的电网建设力度,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全国的电力供 应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是产电地区主要是在西部,而西部并不发达,所以要把电力送到 东部地区,使全国经济能更好的发展。为了保证电力的输送更加的可靠,就要求一次系统 的坚强、科学与合理,此外对一次系统的操控需要二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 了二次系统的技术发展与进步。 变电所二次系统主要是由继电保护和微机监控(远动技术)所形成,发电厂与变电所 自动化技术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与进步。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将继电保护、测量系统、控 制系统、调节系统、信号系统和远动系统等多个独立的功能系统配成的综合系统。对于本 设计中,主要是针对35KV变电所继电保
3、护的结构、运行的设计。 主变压器型号的选定为HKSSPZ-25000-35/10,额定电流为0.412/38.49KA,所用变压 器额定电压为35/0.23KV(50-100KVA)。 本设计采用两台35KV的变压器并联供电方式,总共引出线两组线进入变电室内。通过 电流、电压互感器再次取电源给其相应的电气元件回路。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即通常所说的“四性”这 些要求之间,有的相辅相成、有的相互制约,需要对不同的使用条件分别进行协调。 - 2 - 第一章 35KV变电所继电保护 继电器是一种反应与传递信息的自动电气元件,是电力系统保护与生产自动化的自 动、远动、遥
4、控测和遥讯等自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变电所继电保护能够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 等)和出现不正常现象时(过负荷、过电压、低电压、低周波、瓦斯保护、超温、控制与 测量回路断线等),迅速有选择性发出跳闸命令将故障切除或发出报警,从而减少故障造 成的停电范围和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1.1 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电力规程规定:任何电力设备(线路、母线、变压器等)都不允许在无继电保护的状 态下运行。所有运行设备都必须有两套交、直流输入和输出回路相互独立,并分别控制不 同断路器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当任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或任一组断路器拒绝动作时, 能有另
5、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操作另一组断路器切除故障。在所有情况下,要求这两套继电保 护装置和断路器所取的直流电源都有不同的熔断器供电。可见,虽然继电保护不是电力系 统的一次设备,但在保证一次设备安全运行方面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会引起电流的增加和电压的降低,以及电流、电压间相位角的 变化。因此,利用故障时参数与正常运行时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和类型的继 电保护。 变电所继电保护是根据变配电站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在整定时间内,有选择的发 出跳闸命令或报警信号。 可靠系数为一个经验数据, 计算继电器保护动作值时, 要将计算结果再乘以可靠系数,
6、以保证继电保护动作的准确与可靠,其范围为1.3-1.5。 发生故障时的最小值与保护的动作值之比为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一般为1.2-2,应 根据设计规范要进行选择。 例如: 一、反应电流的改变,有电流速断、定时限过电流及零序电流保护; 二、反应电压改变的,有低压或过电压保护; 三、既有反应电流又有反应电流与电压间相角改变的,有方向过电流保护; 四、反应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反应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阻抗的有距离保护等; 五、反应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之差的,有变压器差动保护等。 1.3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继电保护装置是按照保护的要求,将各种继电器按一定的方式进行连接合组合而成的 电气装置,其任务是: 一、当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供电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 件免除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二、当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以便引 起运行人员注意,及时地处理,保证安全供电。 三、 变电所继电保护能够在变电所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和出现不正常现象时, 迅速有 - 3 - 选择性发出跳闸命令将故障切除或发出报警, 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