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 前 言 . 1 1 基本概况 2 1.1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2 1.1.1 井田概况 2 1.1.2 地质特征 2 1.2.1 井田界限 4 1.2.3 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5 1.3 井田开拓 6 1.3.1 概述开拓方案 6 1.3.2 井筒 7 1.3.3 井底车场及硐室 7 1.4.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 11 1.5.2 提升设备 . 13 1.5.3 排水设备 . 15 2 矿井通风设计 . 17 2.1 概 况 17 2.2 矿井通风设计 . 17 2.2.1 设计原则及掘进通风方法的选择 . 17 2.2.2 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及设计 . 19 2.3
2、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 20 (一)矿井需风量计算. 20 (二)风量分配与风速验算 . 25 (一)计算原则. 30 (二)计算方法. 30 2.5 主要通风机选型 33 (一)自然风压. 33 (三)选择电动机. 34 3 安全技术措施与环保 . 38 3.1 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38 3.1.1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制度 . 38 3.1.2 瓦斯检查制度 . 41 3.1.3 局部通风管理制度 . 44 3.1.4 瓦斯抽放管理制度 . 45 3.1.5 矿井防治水制度 . 50 3.2 矿山环保 . 51 3.2.1 矿山水污染的防治的措施 . 52 3.2.2 粉尘污染的防治措施
3、. 52 3.2.3 矿山噪音污染的防治 . 52 1 前前 言言 矿井通风设计是安全工程专业学过通风安全学 、 煤矿开 采学等课程后,以及通过生产实习后进行的,其目的是巩固和 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计算、 绘图、 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 为以后能胜任工作奠定基础。 设计时依据煤炭工业技术政策 、 煤矿安全规程 、 煤炭 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以及国家制定的其他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 策等有关要求,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 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 2 1 1 基本概况基本概况 1.11.
4、1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1.1.1 1.1.1 井 田概况井 田概况 ( 一 ) 位 置 某山矿井位于河南焦作煤田东部,某山南侧. (二)交通 某山矿交通方便,矿井铁路专用线, (三)地形与河流 井田范围内,地形平坦。井田北缘有某山,高出地面约 70 米。地表覆盖有第四纪黄土。地面有受雨水冲刷的深沟及农田灌 溉渠数条,沟深 1-2 米。深沟平时干枯,夏季雨后有短暂时间流 水。有一河床,平时干枯,雨季有时有洪水,洪水百年一遇,洪 水最高峰 350 立方米/秒的流量,在主井口洪水位正 93.1 米,洪 水三年一遇,洪水最高峰 450 立方米/秒的流量,在主井口洪水 位正 93.2
5、5 米。 (四)气象 根据气象资料,属半大陆性气候,最高气温 43.2 度,最低 气温-16.9 度,每年 7、8、9 月为雨季,年最大降雨量为 908.7 毫米,正常风速为 40 米/秒。 1.1.2 1.1.2 地 质特征地 质特征 (一)地质构造 本井田位于太行山余脉之南坡,呈单斜构造,岩层倾斜方向 东南,倾角 13.5 度-16 度。井田范围内基岩均被厚度 80-210 米 3 的第四纪黄土及砾石层所覆盖,井田无褶皱现象出现,皆为正断 层,曾多沿走向方向发展,倾斜方向北 30 度出现。见表 1-1。 表 1-1 主要地质构造 序 号 名 称 断 层 性 质 断 层 面 走 向 断 层
6、面 倾 向 倾 角 ( 度 ) 落 差( 米 ) 水 平 断 距 ( 米 ) 位 置 及 范 围 1 马 坊 泉 断 层 正 北 45 55 度 东 北 西 70 32 160 7000 井 田 下 部 2 方 庄 断 层 与 北 碑 村 断 层 正 北 30 度 东 相 反 60 100 130 10000 井 田 东 部 大煤属于中灰分低硫分优质无烟煤, 主要用作民用燃料和制 造合成氨的造气原料,也能作为高炉喷吹和燃烧铁矿石的燃料, 还能用于制造各种碳素材料,如炭电极,活性碳等。 表 1-2 煤的工业分析表 煤 层 名 称 原 煤 工 业 分 析 (%) 最 小 -最 大 /平 均 水 分 灰 分 硫 分 挥 发 分 发 热 量 大 煤 0.16-2.92 7.16-52.19 0.29-1.43 6.36-20.96 8212-8489 平 均 1.11 18.20 0.45 8.92 8352 (二)水文地质 以煤层位置和层次将含水层划分为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