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引言引言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路桥方向专业本科计划中最后一个主要教学环节,也是最重 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训练阶段,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这 一环节,培养我们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能,解决 具体的土木工程设计时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我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地完成太仓港远太国际城 区杨林路 1 初步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路线设计、道路平纵横断面和路基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道路通行能力计算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 册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合理设计。 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提
2、高我在资料查阅、设计安排、分析计算、施工图绘制、 口头表达等各个方面的水平,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基本技术素养和技能。 2 概述概述 2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杨林路为东西向道路,本段设计起点为滨江大道, 与仪桥路、经四路、经六路相 交,终点为沪浮璜一级公路,全长 4604.364m。路线穿越主要河流为六尺塘河及规划 的经六河,沿线所经为农田、村庄、河塘等,路线左侧邻杨林塘河。 22 自然地质情况自然地质情况 2.2.1 地基土的工程特性 根据勘察,整个线路土层为第四系晚更新世以来的湖积相、滨海相沉积物。根据 钻探野外鉴别、原位测试资料及室内试验结果,勘探深度范围内 21.0m 以内土体可分 为
3、 6 个工程地质层,并可进一步分为 8 个工程地质亚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淤泥:灰黑色,流塑,为河塘中的淤泥。含有机质,有淤嗅味。层厚 0.40m 2.00m,层底标高-2.00-1.74 m。主要分布于道路沿线河塘鱼池中。压缩性高,工 程性能差。 2素填土:灰黄色,稍密松散。土质不均,含植物根茎和铁质氧化斑点。层 厚 0.30m1.20m,层底标高 1.112.31m, 070 kPa。该土层道路沿线除河塘 鱼池中部分缺失外均有分布,土质不均,工程性质差。 亚粘土: 灰黄色, 软塑。 含铁质氧化斑点。 底部夹少量淤质土。 层厚 0.602.00m, 层底标高-0.521.41m, 010
4、0 kPa,该土层道路沿线局部缺失,压缩性中等, 工程性能中等偏差。 亚砂土: 灰色, 中密, 饱和。 水平层理发育, 夹薄层亚粘土, 层厚 2.504.50m, 层底标高-5.03-1.72m, 0120 kPa。该土层道路沿线于 K1+370K1+305 及 K1+065K0+908 处局部有分布。系中等压缩性,中等偏低强度土层,工程性质较差。 1淤泥:灰色,流塑,含少量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为 1.021.37%,层厚 1.20 6.70m,层底标高-6.03-1.96m, 050 kPa,该土层道路沿线局部缺失,系高 压缩性,低强度土层,工程性质较差。 2淤泥质亚粘土:灰色,流塑,夹亚砂土
5、薄层,局部粉质含量较高,有机质含 量为 1.131.41%, 层厚 7.4014.50m, 层底标高-17.00-12.21m, 0 70 kPa, 该土层道路沿线均有分布,系高压缩性,低强度土层,工程性质较差。 亚砂土:灰绿色,中密,很湿。夹亚粘土薄层,层厚 0.604.85m,层底标高 -17.60-16.00m, 0130 kPa,系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工程性能一般。 1淤泥质亚粘土:灰色,流塑。上部夹较多薄层亚砂土,层厚2.0m,本次勘 察未揭穿, 0100 kPa。系中高压缩性,低强度土层,工程性能一般。 2.2.2 不良地质情况 全线场地浅层分布有2素填土,工程性质差,未经处理
6、一般不宜直接利用; 亚粘土,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一般;1淤泥、1淤泥、2淤泥质亚粘土,高压缩 性,工程性质差;1淤泥质亚粘土,高压缩性,工程性质差;亚砂土、亚砂土, 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中等。其中1淤泥、1淤泥、2淤泥质亚粘土、1淤泥质 亚粘土为本场区主要软土层。 23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 本工程为城市道路,技术标准如表 2.1 所示: 表 2.1 技术标准 路段名称 远太国际城区杨林路 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级 设计车速 60 km/h 杨林路路幅布置为:双向四车道,四幅路。即:14.0m 绿化带(包括 3.0m 预留人 行道)+3.5m 非机动车道+1.5m 机非分隔带+12.0m 机动车道+3.0m 中央分隔带+12.0m 机动车道+1.5m 机非分隔带+3.5m 非机动车道+14.0m 绿化带 (包括 3.0m 预留人行道) 。 道路用地红线为 65m,路基处理宽度为两侧预留人行道边缘。 24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