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 1 绪论 1 2 工艺分析 . 2 2.1 零件工艺分析 3 2.2 确定冲压件的最佳工艺方案 3 2.3 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5 2.4 确定冲裁间隙、计算主要工作部分尺寸 . 15 3 模具主要零件及结构设计 21 3.1 凸模的设计 21 3.2 凹模的设计 22 3.3 凸凹模设计 22 3.4 弹性元件的设计 23 3.5 导向装置的种类及标准的确定 25 3.6 固定与支承零件的确定 25 3.7 定位零件的确定 26 3.8 模架的种类及规格的确定 26 4 复合模具的工作原理和装配 27 4.1 模具的原理 27 4.2 模具装配与调试 28 结论 . 29 参考文献
2、. 30 附录 1 31 附录 2 32 致谢 . 33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1 1 1 绪论绪论 冲压也称板料冲压, 是塑性加工的一种基本方法。 一般是以金属板料为原材料 (也 有采用金属管料和非金属材料的) ,利用压力机上的模具作往复运动,在常温下对金 属板料施加压力, 使金属板料内部产生变形的内力。 当内力的作用达到一定的数值时, 板料毛坯或毛坯的某个部分便产生与内力的作用性质相对应的变形,使板料分离(或 局部分离)或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尺寸及形状的零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工业产品的品种、 数量、 质量及款式都有越来越高
3、的要求。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世界上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 视模具技术的开发,大力发展模具工业,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模具制造水 平, 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我国对模具工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视, 国务院于 1989 年 3 月颁布的关于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要点的决策中,就把模具技术的发展作为机械 行业的首要任务。现在,我国的模具工业已初具规模,全国已有 200 多个模具专业 厂, 6000 多个生产点 (附属在工厂内的模具车间或模具加工班组) , 年产模架 30 多 万套。此外,还有数以万计的模具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在满足模具需求方面,起 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中国在模具技术方面,已有一支较
4、强的队伍。模具的应 用越来越广泛,其适应性也越来越强,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 志之一。 冲压模包括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根据零件的工序,结合各种模具的优缺 点,选用复合模设计零件。这种模具较单工序模生产效率高、冲件质量高。较级进模 制造、安装简单。 冲压技术工作包括冲压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及冲模制造三个方面,尽管三者的工 作内容不同,但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下面就以这 三个大的方面对该模具进行设计。 由于设计者知识水平有限,加上技术资料不全,在设计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不足之 处,请老师和读者加以批评和指正。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
5、计 2 全套图纸,加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 2 2 工艺分析工艺分析 零件简图:如下图 2-1 生产批量:中批 材料:Q235A 材料厚度:1.5mm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图 2-1 压料板零件图 2.1 零件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形状简单, (材料性质如图 2-1),结构对称, 除孔4尺寸公差为 IT11 级精度外,其他标注以及为标注公差均按 IT12 和 IT13 处理。本零件为批量生产不宜 采用单一工序生产,而用级进模又太复杂,经过多方讨论,使用复合模具可以达到精 度要求,生产效率也能改善。 弯曲工艺分析制件弯曲部分形状左右对称,因此毛坯受力均衡不
6、产生滑动。该制 件的生产采用弯曲、落料、冲孔三道基本工序,生产批量较大,而且弯曲半径大于最 小弯曲半径(0.8t=0.81=0.80.5 按中性层展开的原理,坯料总长度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和圆弧部分长度 之和。所以该弯曲件展开尺寸为 L Z =2a+2b+c=210.21+23.74+10.74=38.64 2.3.2 排样 冲裁件在板料上的布置叫排样。它是制定冲压工艺不可缺少的内容,直接影响着 材料的利用率、冲模结构、制件质量和生产率等,条料冲裁时所产生的废料分为两种 情况: (1)工艺废料:工件之间和工件与条料边缘之间存在的搭边,定位需要切 去的料边,与定位孔不可避免的料头和料尾废料。 (2)结构废料:由于工件结构的需要,如工件内孔的存在而产生的废料。 排样方法主要有三种: :有搭边排样 :无搭边排样 :少搭边排样 合理排样并充分利用材料具有重大意义。 此模具设计时,由于采用先弯曲的基本工序,因此宽度方向采用精裁方法, (即 宽度方向不落料) ,使模具简单化,故条料宽度为 15 ,公差为 IT12。另外,考虑 操作方便及模具结构简单,故采用直排设计 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