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水泥工厂设计是水泥工厂土建施工、投产后正常生产和未来发展的前提基础,最直接关系到水泥 厂的投资成本和效益回报,具有至关重要的低位和意义。而水泥工厂设计的核心就是工艺设计, 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和工艺设备的选型及布置。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生产实践,在我国已经实现了 5000T/D 的国产化,并在 投产后迅速达标。各设计院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化烧成系统,能耗均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 新型干法是以旋风预热器-分解炉-回转窑-篦冷机系统(既“筒-管-炉-窑-机” )为核心,使水泥生 产过程具有高效、低耗、绿色环保和大型化、自动化的特征。同时有效降解
2、利用生活垃圾、工业 废渣和有毒有害废弃物,促使水泥工业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在德国一些为 发达国家已逐步显露。 我国水泥产量已经连续 18 年居世界各国首位,但产品质量不高、生产水平落后、污染严重的问 题也十分突出,急需进行产业调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水泥仅占水泥总量的 55%,而发展国家 都在 90%以上。目前我国水泥生产企业有一定规模的近 5000 多家,国内十大水泥集团水泥产量 仅达到全国总产量的 23%,而世界十大水泥集团的产量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 1/3 以上。另外我国 的水泥散装率也非常低,2007 年仅达到了 40%,而世界发达国家水泥在上世纪 60 年代末就完成
3、了从袋装到散装的改革,实现了水泥散装,散装率达到并保持在 90%以上。因此,我国水泥工业 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经过 512 汶川大地震和国家大力发展西部的政策性引导,四川水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国 内水泥巨头纷纷在四川投产新生产线, 随着大量中小立窑的淘汰, 四川水泥资源配置正逐渐优化, 步入良好的发展轨道。放到全国,中国水泥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 2009 年中国国际水泥 峰会上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透露,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制定水泥工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联合 重组将是主要内容之一。所以,中国水泥的前景值得期待。 1.2 本设计简介 本设计是 5000t/d 水泥熟料预分解窑烧成窑尾工艺设
4、计,采用目前国内外水泥行业相对比较先进 的技术和设备,特别结合我国原燃料条件,在设备选型上尽量考虑国产,最大限度的降低基建投 资和能耗,同时又最大限度的提高产量和质量,做到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生产过程绿色环 保。 本设计采用 4 组分 (石灰石、 铝矾土、 砂岩、 硫酸渣) 配料生产, 因交通便利, 离峨眉山市约 12KM, 铝矾土、砂岩、硫酸渣来源丰富、运距短,因此采用火车和汽车结合的运输方式。页岩配料仓底 下设 Centrex 筒仓卸料器,以便湿物料的顺利排出。 本设计中石灰石的预均化采用圆形预均化堆场,相对矩形预均化堆场具有占地面积少、基建投资 省、操作维护方便且均化效果相差不大等优
5、势。其规模为110 m。石灰石矿山矿化学成分稳定, 品质优良, 均匀性好, 全矿 CaCO3 标准偏差只有 3 个台段超过 3.0%, 最大为 3.5%, 平均为 2.25%。 配料用石灰石存储圆库规格为 1-8 18m,有效储量为 1360t,实际存储时间为 5.1h,能满足生 产的正常进行。 原煤在预均化方式选择时亦采用圆形预均化堆场,原煤成分波动对外购煤而言质量很难预先控 制,同时考虑到可能存在多点供煤,设置预均化堆场非常有必要。其规格为90m,有效储量为 6207t。回转悬臂堆料机生产能力 150t/h,桥式刮板取料机取料能力为 60t/h。预均化堆场外设置 一堆棚,作为原煤进厂的临时
6、堆放地,也起缓冲作用。 生料磨采用 TRM53.4 的立磨一台,生产能力 430 t/h,设有物料外循环系统。该生料磨 2008 年 9 月 1 日在辽宁富山水泥 5000t/d 生产线上投产运行,台时产量稳定在 430 t/h,无论是产、质量均 能满足 5000t/d 生产线的生产要求。 2 生料均化库采用IBAU 库,规格为22.552m,存储量为 18000t。IBAU 库均化效果好、电耗低、 操作维护简便。 库内分 8 个卸料区, 生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由各个卸料区卸出进入均化小仓(兼 窑喂料仓), 均化作用主要由库内重力切割和均化小仓的搅拌来实现。 且考虑到只有一台配套生料 磨,为保证生产持续稳定,储量选择较一般生料均化库稍偏大。均化库底部采用固体流量计 DLM6.5,控制进入入窑提升机生料量。 窑尾喂料采用国外进口的提升机,单段提升 100m,布置紧凑,设备运转可靠,入窑生料采用申 克皮带秤计量,计量准确可靠。 烧成系统采用带 TDF 炉的五级双系列旋风预热器。TDF 炉完全能适应本设计所烧原煤(挥发份 为 25.30%) ,如果以后燃用较低品味的原煤,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