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摘要:摘要:目前,在我国农村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 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 程。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 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 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普九”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一、一、 实践目的实践目的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
2、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我对所在的兴城市碱厂乡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 调查。 二、二、 实践内容实践内容 (一)(一)调查方式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 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 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重点采用访谈法, 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乡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乡义务教 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
3、响到 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二)(二)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乡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 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乡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 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 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 加时间,有道是:“
4、不管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老师们每天争着抢着上孩子们的 美术课音乐课,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如此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在严把“成绩关”的同时,我们应该深思,老师们还有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能力吗?我们又该如何搞素质教育呢! 现状二: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 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 纵容和支持。现在我乡还涌现出不少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缺少父母亲的关爱,成长在爷爷 奶奶的溺爱中,不少这样的孩子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
5、结团伙、 侮辱师生等现象屡屡出现,这是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该如何克服这个问题, 或许只能靠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 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 失。 现状三: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我乡初高中毕业 生 60%以上要回到农村。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 或外出打工。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 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 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
6、专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 “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现状四:初中学生流失现象死灰复燃 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主要客观原因外,还有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 量低下、读书无用的观点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进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家长们认为孩子 升学无望,读数无用,就纵容孩子,让孩子辍学。 (三)(三)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根据调查的情况,我建议,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在 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受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曾经风靡一时的推行所谓的“末位淘 汰”机制,广大农村教师因担心自己本就来之不易的“铁饭碗”砸在质量上、丢在“末位” 上,不惜起早贪黑长时间同学生泡在一起,致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学生由此产生厌学、 逃学的现象。有的教师生怕下岗,便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长期自主加压,延长工作时间, 更有甚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力弘扬 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