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我走访了兰州市*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及其乡镇部门, 对本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 调查方式: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及访谈文稿 分组讨论 调查报告 样本概况:样本概况:* 本次调查中,共发放调查问卷 50 份,收回有效问卷 50 份, 其中有效问卷 50 份,占 100%,问卷主要是 以笔试或交谈的形 式进行填写。 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体会小康社会新 生活,我奔赴甘肃省各地对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我对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 在本次调查
2、过程中, 我们首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部分群众 进行了抽样调查,然后对已建设的新农村进行参观,还对建设中 的新农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之后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 行了分析,主要负责人还对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阐述,以 下从五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报告。 一、建设新农村的意义一、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就提出 过。上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与解决 “三农” 问题是相互统一的。 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2 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
3、问题。社会公平、共 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 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 本途径。 中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有利于推动农 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 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统筹城乡 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政治、经济、文化 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建 设现代化新金崖镇的重要举措,对改变金崖镇镇面貌,缩小城乡 差距,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
4、、文化生活需求具有重 要意义。以下是在金崖镇新农村建设的图片: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农村 建设与发展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环境综合 整治,改善农村面貌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建设新农村可以有效实现农村与城 市统筹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联动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符合以人为本和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村和谐,就没有
5、全社会和谐,实现 全面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在今后一段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 3 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农村发展新的内涵,体现了 农村全面发展的新要求,有利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解决过去农村工作部门力量 分散、 资源浪费的现象; 体现了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 符合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方向,是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积极探索,是综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 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到新的一个阶段的必要条 件 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如果农民的问题得 不到实质性的解决,那么使今后我国的
6、可持续发展处于不利的地位。 胡锦涛总书 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 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 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 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所以,从长远发展,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农村迫 在眉睫。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市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保障 农村是城市的基础,在我国,以前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现在在逐渐转型成为 工业大国,而在此过程中,不能完全摒弃农业,因为那是人民生存之根本,而城 市的发展也于农村息息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现在所需要的,只有农村 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城市才有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新农村的建设也就成 为了城市经济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点了。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实质性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着力 点,也是我国长远发展的大计 我国有八亿多农民,解决农民的衣、食、住、行,那就是解决了中国比三分 之二还多人口的问题,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那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