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浅论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现状及其对策 【摘摘要要】:教师评价工作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队伍 管理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目 前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工作实践中,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 容、评价的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局限性。为了发挥教师评价的鉴定判断、导向、 激励、反思、修身、提高、发展的功能,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应当做到教育管 理者必须具有明确和正确的教师评价目的、主体要多元化、内容要全面开放、 评价的方法应当由定量评价向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转变,由终结性评价 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转变。 【关键词关键词】: 浅论 教
2、师 评价 现状 对策 【绪论绪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评价工作 更加倍受关注,教育部于 2002 年底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考试与评价制 度改革的通知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在目前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工作 实践中,却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局限,需要基层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学习、实践和 探索,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得到 了较快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评价制度的建立更加备受关注, 教育部于 2002 年底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通知 中,对教师的评价提出了进一步的具体要求,要求中小学教师
3、的评价改革要有 利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建立有利于实施素质 2 教育,发挥教师创造性的、多元的、新型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但是这种要 求与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评价现状之间还是存在诸多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一、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评价现状一、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评价现状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在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阻碍了农村中小学 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弊而无利。其局限 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 .教师评价的目的存在局限性。教师评价的目的存在局限性。 随着社
4、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教育管理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其农 村中小学而言,学校的管理者,要面对和解决诸多的问题,例如要使教职工勤 奋工作,努力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即教师队 伍的管理问题;例如每年的年度考核,优秀、称职、不称职的等次确定问题; 再如上报表彰先进个人,职称评定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管理问题,履行管理 职责,学校管理者一般根据基本的教师评价理论结合学校的实际和自身的管理 经验,制定了教师评价制度。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运用,其目的一般是 鉴定甄别,主要用来证明、选拔。在具体的实践中,习惯于注重教师的个人工 作表现。进行教师评价也是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看他们
5、是否履行了应尽的工 作职责,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奖励或处罚的条件,从而做出奖励、晋升、处罚的 决定。评价的焦点集中于对教师的过去状况进行总结和评定,而不是立足于明 天,着眼于发展。它也许能引起少数教师的重视,却难以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 积极性。 2 2. .教师评价的主体存在局限性。教师评价的主体存在局限性。 目前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工作中,其主体主要是学校领导,极少数学校 3 有教师参与。其主要的操作模式是在一学年或一学期开始便制定教师评价方案, 通过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学期或学年结束时, 学校管理者依据评价方案,将教师所教学科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量化为分值, 部分学校要组
6、织全体教师对每位教师在团结协作、师德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定, 加上教师教育科研、获奖等方面的评定结果,便是教师学年或学期的综合评定 结果。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基本上是被动的被评估者,学校领导处在评价 的主导地位。 3 3. .评价内容存在着局限性。评价内容存在着局限性。 评价内容是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体现了学校管理者管理工作的重 心和引导的方向。在目前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中,由于学生家长几乎全是农 民,他们对教育改革不够了解,升学率、考试分数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 固了,他们所关心的是子女的考试成绩如何,能否考上重点学校,而农村中小 学校为了追求这样的“社会效益” ,教师评价的内容便基本上定位在教师的教学 业绩上。除此之外,因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近几年积极倡导教育科研,所以 在教师评价的内容上有所折射。总而言之,不管是只将教师教学业绩作为唯一 的评价内容,还是将教师教育科研情况、师德表现也纳入其中,对于推进素质 教育的全面开展和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而言,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