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实训)报告(实训)报告 题题 目目 配电网网络重构及分段器时限整定设计配电网网络重构及分段器时限整定设计 专专 业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班 级级 学学 号号 姓姓 名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任务书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学生学号 学生专业学生专业 学生班级学生班级 发题日期发题日期 20152015 年年 1010 月月 2626 日日 完成日期完成日期 20152015 年年 1212 月月 2020 日日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配电网络自动化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配电网网络重构及分段器时
2、限整定设计 课程设计主要目的:课程设计主要目的: 完成给定配电网的网络重构设计,给出所采用重构方案下各个开关的动作 时限,掌握配电网故障恢复的重构方案设计,熟悉分段器和联络开关的时限整 定方法。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条件、设计要求等)(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条件、设计要求等) 图 1 配电网结构图 原始数据: 如图 1 所示为一多电源环状结构开关运行的配电网。图中“”表示 重合器, “”表示分段器,空心代表分闸,实心代表合闸。 重合器整定时间:第一次重合时间为 10s,第二次重合时间为 5s; 分段器合闸延时为 7s,Y 时限统一整定为 5s
3、。联络开关的 XL时限整定方 法:在联络开关两侧与其相连的区域故障时,从故障发生到与故障区域相连的 分段开关闭锁在分闸状态所需的最大延时时间为 Tmax,保证 XL-Tmax=10s。 设计要求: 1、 结合所学,任意假定一故障,给出完成供电恢复的合理网络重构方案 (至少两种) ; 2、 给出所给环状配电网的子网划分; 3、 完成各分段器的 X 时限整定; 4、 采用计算机算法,对整个网络中联络开关的时限进行整定(必做) ; 5、 采用计算机算法,完成对任意网络联络开关的时限进行整定(选做) 。 课程设计主要任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 1、 结合所学,任意假定一故障,给出完成供电恢复的合理网络重
4、构方案 (至少两种) ; 2、 给出所给环状配电网的子网划分; 3、 完成各分段器的 X 时限整定; 4、 采用计算机算法,对整个网络中联络开关的时限进行整定(必做) ; 5、 采用计算机算法,完成对任意网络联络开关的时限进行整定(选做) 。 6、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进度安排: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共(共 8 8 周)周) 序号序号 内容安排内容安排 时间时间 1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设计网络重构方案 1 周 2 划分子网 1 周 3 分段器的 X 时限整定 2 周 4 采用计算机算法,对整个网络中开关的时限进 行整定 3 周 5 撰写报告 1 周 注:答疑时间为配电网络自动化上课时间;周
5、一下午 2:00-3:30 地点:X2222 课程设计参考文献:课程设计参考文献: 1 配电网分析及应用 何正友 中国科学出版社 2 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 陈堂 赵祖康 中国电力出版社 3 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 陈章潮 唐德光 中国电力出版社 4 配电系统自动化及其发展 王明俊 于尔铿 中国电力出版社 5 配电网络规划与设计 E.Lakervi 等著,范明天等译 中国电力出版社 指导教指导教 师签字师签字 系主任审系主任审 核签字核签字 注:注:1 1、发题日、发题日期为每学期第期为每学期第 1 1 周周周一周一,完成日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一般不超过进度安排) 。,完成日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一
6、般不超过进度安排) 。 2 2、页面不够可附加页、页面不够可附加页 目录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 引言 . 1 1.1 重合器的分类和功能 1 1.2 分段器的分类和功能 2 1.3 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实现故障隔离 3 第二章 配电网自动化开关整定的配电网模型 3 2.1 配电网简化建模 3 2.2 面向配电自动化开关整定的配电网分层模型 . 4 第三章 分段开关整定方法 . 5 第四章 联络开关整定方法 . 7 4.1 手拉手联络开关整定 7 4.2 多台联络开关整定 8 第五章 整定模型及任务设计书的求解 9 5.1 任务书任务一 9 5.2 划分子网 . 10 5.3 分段器的 X 时限整定 . 10 5.4 联络开关的 XL 时限整定 11 5.5 采用计算机算法对联络开关进行整定 . 12 5.6 对任意配电网联络开关整定 . 14 参考文献资料. 15 1 摘要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