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 矿矿带区带区 120 万吨万吨/年生产能力设计年生产能力设计 学生姓名: 学 院: 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安全工程 1541 班 专业课程: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2018 年 1 月 1 日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任务书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题目 *矿矿*采(带)区采(带)区*万吨万吨/ /年生产能力设计年生产能力设计 专业专业 安全工程安全工程 班级班级 安全工程安全工程 15411541 一、设计题目一、设计题目 *矿*采(带)区*万吨/年生产能力设计。 二、设计时间二、设计时间 2017 年 12 月 25 日 2018 年 1 月 5 日。 三、设计资料
2、三、设计资料 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下例为假想矿井) 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带)区内为一层煤(或两层煤,依具体 任务确定,若设计题目是两层煤,则自上而下顺序为 Kl、K2 煤层),煤层厚度、 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 该采 (带) 区走向长度 2000m, 倾斜长度 800m, 采 (带) 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 地质构造简单, 无断层, 煤层均属简单结构煤层, 硬度系数 f=2,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设 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 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下方 25m 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
3、足该采(带)区 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1)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1: 煤层倾角条件 1:煤层平均倾角为 12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2: 煤层倾角条件 2:煤层平均倾角为 25 或设计条件为: (1)一层煤,煤层厚度 2.2m,煤层倾角 20, (2)一层煤,煤层厚度 2.2m,煤层倾角 12; (3)一层煤,煤层厚度 6.9m,煤层倾角 20; (4)一层煤,煤层厚度 6.9m,煤层倾角 12; (5)两层煤,K1 煤层厚度 6.9m,K2 煤层厚度 2.2m,煤层倾角 20; (6)两层煤,K1 煤层厚度 2.
4、2m,K2 煤层厚度 6.9m,煤层倾角 20; (7)两层煤,K1 煤层厚度 6.9m,K2 煤层厚度 2.2m,煤层倾角 12; (8)两层煤,K1 煤层厚度 2.2m,K2 煤层厚度 6.9m,煤层倾角 12; 设计采(带)区综合柱状图 一层煤: 柱状 厚度(m) 岩性描述 8.60 灰色泥质页岩,砂页岩互层 - 8.40 泥质细砂岩,碳质页岩互层 4.20 灰色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坚 硬 - - 7.80 灰色砂质泥岩 - 4.60 薄层泥质细砂岩,稳定 .。 3.20 灰色细砂岩,中硬、稳定 6.9 6.9 煤层,煤质中硬煤层,煤质中硬,=1.30t,=1.30tm3 m3 。 3
5、.20 灰白色粗砂岩、坚硬、抗压强度 6080MPa 。 24.68 灰色中、细砂岩互层 两层煤: 柱状 厚度(m) 岩性描述 8.60 灰色泥质页岩,砂页岩互层 - 8.40 泥质细砂岩,碳质页岩互层 - - 0.20 碳质页岩,松软 2.2(或 6.9 ) K1 煤层,=1.30tm3 4.20 灰色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坚 硬 - - 7.80 灰色砂质泥岩 - 4.60 薄层泥质细砂岩,稳定 .。 3.20 灰色细砂岩,中硬、稳定 2.2(或 6.9 ) K2 煤层,煤质中硬,=1.30t m3 。 3.20 灰白色粗砂岩、坚硬、抗压强度 6080MPa 。 24.68 灰色中、细砂岩互层 采区生产能力为采区或带区生产能力定为 45 万 t/a、90 万 t/a 和 120 万 t/a 四种,设计者可以在三种中任选一种。 四、完成的任务四、完成的任务 按任务分配分组进行。要完成的任务如下: (1)设计内容:采(带)区巷道布置、采煤工艺设计、设计图纸。 (2)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五、成果要求五、成果要求 文字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