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设计目的要求设计目的要求 太岳煤矿 35kv 地面变电所的设计,本设计要完成对太岳煤矿地面变电所的设计, 通过设计要求我们熟悉掌握所学课本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认识国家有 关煤矿供电技术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领 域,培养了我们严肃的科学态度,提高了我自身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 让我们熟练了对供电手册,供电技术书的使用和查阅;以及我们编写技术手册、绘制 技术图纸的能力;培养了我们对煤矿供电设计能力的基础训练。 毕业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政策和有关矿山供电的规章制度。尽量采用新型高科 技技术,新设备和国产先进技术,确保技术的先进性。
2、在确保煤矿供电安全性、可靠 性和供电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节约投资,尽量做到对矿山供电的优质,安全,经济, 可靠。 2 2 2 矿山供电设计的原资料矿山供电设计的原资料 2.1 交通位置 山西汾西太岳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太岳煤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 隶属沁源县西部的 柏子镇、李元乡、中峪乡、古县北平镇,其地理坐标为北纬 362742 363306,东经 11209311121453。 在井田的西部有北平-古阳公路经古县、洪洞可与大运公路及南同蒲线相接,南 部有宝丰-唐城公路经安泽与 309 国道相连, 中部柏子-中峪-沁源及北部的柏子-李元 -北园村公路经沁源-沁县公路可接 208 国道和太长高速公路
3、,沁(源)-沁(县)铁 路可与太焦铁路线相接,交通尚属便利。 2.2 地形、地势及河流 井田地处太岳山区霍山东麓。地形总的趋势是南、北部高,中部低,最高点在北 部的侯神岭西部,标高 1499m,最低点在柏子河蔚村段的河谷中,标高 1058.20m,相 对高差 440.80m。区内地形复杂,沟谷纵横,柏子河河谷较为宽阔,由西北向东南贯 穿矿区中部,两侧山谷呈树枝状分布,属侵蚀强烈的中山区。 本区属黄河水系沁河流域, 主要有柏子河及其支流, 北部有狼尾河, 南部有蔺河, 均属季节性河流,近几年长期干枯。 2.3 气象与地震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根据沁源县气象站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 8.
4、6,极端最高气温 35.6(1995.7.5),极端最低气温25.8(1990.2.1);年平 均降水量 634mm,年最大降水量 834.3mm(1986),年最小降水量为 541.4mm(1996); 年平均蒸发量为 1547.2mm,年最大蒸发量为 1749.6mm(1995),年最小蒸发量为 1397.1mm(1991);蒸发量比降水量大 23 倍。春冬季雨雪少,雨季多在 79 月份, 最短无霜期 143 天,结冰期多在十月份至次年三月份,最大冻土深度 80cm(1993), 夏季多东南风,春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 14.0m/s(1994)。 3 3 3 矿山供电电源和变电所位置的确
5、定矿山供电电源和变电所位置的确定 3.1 变电所位置的确定 变电所位置的确定对煤矿供电非常重要, 变电所位置选择正确与否将对供电质量 供电安全性,供电安全性和供电经济性产生较大影响。对于矿山地面变电所,变电所 的位置应尽量接近负荷中心, 按照国家规定选择合适的位置,具体选址可参照下列 要求选址: (1) 电力变压器的位置最好接近负荷中心 ; (2) 尽可能的实现供电设备搬运和装载简单方便; (3) 最好使进出线接线简单,尽可能的实现不交叉; (4) 最好不要建在地形不稳定的地段; (5) 应尽量接近电源侧; (6) 最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段,以免短路; 综合以上的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该矿区
6、实际的地理条件在该煤矿提升机 房左侧设一 35KV 变电所。 3.2 供电电源的确定 对于煤矿性企业来说,矿山的供电相当重要,当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可能发生重 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所以矿山供电属于一级负荷(重要负荷) ,故必须选择双电源供 电,两电源配合使用,其中一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能正常提供矿山用电,不至 于发生事故。 以下为两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采用两条回路独立电源供电,一条回路由李元变电站二次侧 35kV 母线供电, 另一条回路由太岳变电站二次侧 35kV 母线供电。 4 方案二、从太岳 110KV 变电站二次侧 35 kV 母线平行引进两回路供电,此为双回路供 电。 表 3-1 选择方案一、二对照表 由上表可得,通过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电能消耗,线路造价等综合考虑方案 1 比较合适。 方案 比较项目 方案一 方案二 供电质量 高 高 供电线路安全系数 很好 好 供电可靠性 高 较高 电能损耗 小 大 敷设线路是否方便 方便 方便 比较名次 1 2 5 4 4 负荷统计负荷统计 4.1 矿区情况 太岳矿年产 15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