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高年级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以*农村为例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目的:调查*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性知识掌握程度,性教育需求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性知识掌握程度,性教育需求,学校、,学校、 家庭性教育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农村性教育提供家庭性教育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农村性教育提供 参考;方法:问卷法;参考;方法:问卷法;结果:近一半学生对应掌握的性知识一无所知;结果:近一半学生对应掌握的性知识一无所知;41.8%的小学高年级的小学高年级 学生已出现月经初潮或遗精现象;学生已出现月经初潮或遗精现象;76.1%的学生没有上
2、过性教育课;仅有的学生没有上过性教育课;仅有 6.7%的父母在孩的父母在孩 子月经初潮或遗精前详细的告诉了相关知识,母亲更倾向于对女孩的性教育(子月经初潮或遗精前详细的告诉了相关知识,母亲更倾向于对女孩的性教育(x2=7.97, p0.05) ;结论:农村令人;结论:农村令人担忧的性教育现状担忧的性教育现状主要由家长、老师的性教育观念,素质,性教主要由家长、老师的性教育观念,素质,性教 育课程和育课程和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笔者提出了相应对策。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笔者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青春期青春期 ;性教育性教育 ;学生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一、问题
3、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性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整个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性活动的产物。性教 育是人类共同的需要。古人曰: “性不学,则损天命,丧伦理” ,大量研究表明,性教育与青 少年的社会化,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发展以及今后恋爱、择偶和婚姻家庭中的良好人际关 系的建立密切相关。 1 1992 年 9 月 8 日,卫生部和国家教委共同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 , 首次明确在小学开展性教育工作。 我国性教育起步晚,有组织的开展性教育的历史较短,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随着我国 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西方“性自由” 、 “性解放”等消极文化的不断影响和封建糟粕思想对 性的禁锢,压抑,使国人
4、的性教育观念处于混乱状态,性教育尤其是小学性教育处于复杂的 社会环境之中,工作开展缓慢,困难重重。 近年来针对小学生的性侵犯, 青少年性犯罪案件屡见报端。 农村青少年性犯罪比率呈上 升趋势。 2青少年性行为低龄化,未婚先育现象普遍,由于性无知而造成的悲剧屡屡上演, 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小学性教育效果不佳。1991 年,首都师范大学对北京 2000 名中学生调 查表明,从 1963 年到 1992 年的 29 年间,女孩的月经初潮时间从 14.5 岁提前至 12.5 岁, 提前了 2 年。而男孩的遗精时间从 16.6 岁提前至 13.85 岁,提前了 2.8 年。 3 2005 年,胡轸等人调查显
5、示,小学高年级阶段,已有近三成的女孩来了月经,近两成 的男孩出现遗精现象。 4 上面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第二性征发育已提前到小学高年级阶 段。 与青少年性生理发展提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部分地方只在初中以生理卫生课的形式 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 农村地区由于各方面原因而没有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的性教育滞后 局面。 青少年由于性无知而造成的一个个悲剧, 性生理发育提前到小学高年级阶段的事实, 再 次提醒我们,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加强性教育已迫在眉睫。 北师大丛立新教授认为,从教育活动考虑,青春期是进行性教育最为理想,最为有利, 最为重要,也最为恰当的时机。戴维斯的研究表明,婚姻生活愉快的子女 57%在
6、幼年接受过 性生活的指点,婚姻生活不愉快的女子只有 44%在幼年接受过性的指点。 5小学高年级学生 大部分进入青春期,对其进行性教育有意义重大:1、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健全人格 的形成;2、有利于消除性愚昧,促进正常的性生理、性心理发展,良好性道德、性法制观 念的形成;3、有利于预防性疾病,预防青少年性犯罪行为。 二、二、国内外性教育研究综述国内外性教育研究综述 (一)国外性教育研究综述(一)国外性教育研究综述 国外系统的性教育始于 20 世纪 5070 年代, 它是随着西方性教育课程的开设和不断检 讨改进而发展的,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多数发达国家已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性与操作性较强的性教育内容体系,现在发展 到对性的全方位教育。 2、教育对象低龄化。国外一些性教育工作者认为性教育应从儿童抓起。荷兰认为性开 放观念是从小养成的,儿童从六岁进小学就开始接受性教育。澳大利亚、美国、瑞士、新加 坡、芬兰、丹麦等国家都将性教育时间已经或准备提前到幼儿阶段。 3、国外非常重视儿童性教育专职教师的培养。美国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