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报告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C/C+)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电信 1501 姓名 学号 指 导 教 师 2016 年 12 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C C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 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一、课程设计题目一、课程设计题目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二、课程设计二、课程设计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1.教材 2.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三、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学生增进对 C 语言这门课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程序设计理论方面的理解; 2使学
2、生掌握计算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 3使学生了解和掌握 C 语言程序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计算 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四四、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工作量要求 等) 1.设计要求详见前言 2.技术参数详见设计分析 3.用户操作详见附录一 4.原始数据详见附录二 五五、工作进度安排、工作进度安排 时间 设计内容 要求 星期一 熟悉题目、查阅资料,拟定设计方案 按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星期二 设计 C 语言程序 完成 C 语言程序设计 星期三四 程序调试及修改 先进行程序调试再逐条分析、修改 星期五.六 程序整理
3、调试并完成设计报告 实现设计要求,报告按要求装订成册 星期日 答辩 向老师全面展示课程管理系统 六六、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1谭浩强.程序设计(第四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6 月。 2Stephen PrataPrimer Plus著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12月。 审核批准意见审核批准意见 系主任(签字)系主任(签字) 年年 月月 日日 目录目录 前 言 - 1 -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要求 . - 1 - 一需求分析 . - 2 - 1. 安全性分析. - 2 - 2. 稳定性分析. - 2 - 3. 主要功能分析 . - 2 - 二、设计分析 . - 3 -
4、 1、程序总体结构图 - 3 - 2、主要功能模. - 5 - (一)main 函数 . - 5 - (二)shuru()函数 . - 6 - (三)xiugai()函数 . - 8 - (四)shanchu()函数.- 10 - (五)liulan()函数 - 12 - (六)chaxun()函数 - 13 - (七)退出系统 .- 17 - 三个人总结 - 17 - 四致谢 .- 18 -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18 - 附录附录 1 1用户手册用户手册 - 19 - 附录附录 2 2程序代码程序代码 - 20 - - 1 - 前前 言言 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规模越来越大,
5、教职工的 数量也越来越多,每年对高校教师的评教管理无疑是一项琐碎、复杂 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关于工作量的计算,项目繁多,而且一般不允 许出错。在以往,教务部门对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工作一直都是采取手 工的方式,每年需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 和精力。如若采用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工作量核算 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工作量的各种信 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 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 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工作量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 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
6、条件。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管 理高校教师工作量已成为目前的趋势,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 完成以上工作。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 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数据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便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对工作量管理所 需的信息管理,不仅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 而且优化了管理体系,使其高效化,简易化、智能化,也提高了透明 性和互动性。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要求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要求 计算每个老师在一个学期中所教课程的总工作量。 (教师单个教学 任务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任教课程、班级、班级 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 A、教师信息处理 (1) 输入教师授课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 任教课程、班级、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