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绪论 当今世界,住房难题几乎困扰着所有国家的平民百姓,我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房地产业从复苏到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市住宅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 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部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比较困难。因此,解决城市 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就成了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自 1998 年提出 廉租房制度构想,至今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各地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廉租房制度建设,并 在一些城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全国来看,廉租房制度的推行仍然十分缓慢。其中融资困 难就是制约廉租房建设的一大瓶颈。本文就我国廉租房建设融资困境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 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具
2、体的解决对策。 1.廉租房的概况 1.1 廉租房的涵义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 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是国家和当地政府为了解决城市中低经 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建的普通住宅,具有社会公共福利和住房社会保障性质。 廉租房一般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由政府出资建好后,以低租金租给住房困难户, 二是由政府发放租金补贴给住房困难户,由他们租赁社会房屋居住。廉租房有特定的供给 对象,符合廉租房供给条件的由本人(家庭)向政府提出申请,并经过政府相关部门核实 批准后,方能购、租、补。 1.2 廉租房的发展历程 1.2.11.2.1 廉租房
3、的启动阶段廉租房的启动阶段(19981998 年)年) 国务院于 1998 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 提出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规定对于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 提供的廉租房,此时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这标志着廉租房制度正式成 为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廉租房制度开始在我国起步。 1.2.21.2.2 廉租房廉租房探索探索推广推广阶段阶段(1999 年年2007 年年) 1999 年 4 月发布了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 ,其中对廉租房的房源、廉租房租金标准、 廉租房建设和廉租房的申请程序问题予以明确的规定,开始探索规
4、范化的廉租房制度。 2003年12月31日, 国建建设部等五部局联合下发了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管理办法 , 该办法在城镇廉租房建设的资金来源方面要求实行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 的原则。 2006 年 5 月 17 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六点意见(“国六 条”),将城镇廉租房制度建设置于一个更为显著的位置。 1.2.31.2.3 廉租房改进完善阶段廉租房改进完善阶段(2007 年年至至今今) 2008 年 1 月 1 日起财政部颁发并实施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法 ,确保了廉租住 房保障资金的正规渠道来源。这使国家加强和加快廉租住房的建设从原来大多数的纸上谈 兵,
5、发展到了实际操作,使住有所居的基本国策从根本上得以落实。2008 年 12 月 17 日,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中明确提 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2009 年 4 月 29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 于 2009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社 会保障、住房等民生领域改革,改善居民支出预期和消费意愿。中央财政近日下拨 2010 我国 1999 年颁布了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第二条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44 2 年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 167 亿元,支持财政困
6、难的地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 难问题。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廉租房建设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廉租房制度的演进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央政府对廉租房制度的重视程度逐步增 强,政策不断明朗化和具体化、可操作性逐步增强,廉租房制度在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中将 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3 廉租房制度实施的意义 廉租房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住房保障制度,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解决住房弱 势群体的居住问题,该制度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3.11.3.1 提高住房弱势群体的居住水平提高住房弱势群体的居住水平 1998 年我国政府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其中 针对最低收入家庭专项提供可供租赁的廉租房。廉租房制度的实施为住房弱势群体提供了 最基本的生活居住保障,满足了人们“安居”的要求,体现了政府对低收入阶层的关怀, 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对稳定社会治安,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社会秩 序。 1.3.21.3.2 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现象,尤其是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