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题目 有关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的研究 一、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成因及表现 (一) 会计核算资料失真 (二) 资产计价失真 (三) 往来款项失真 (四) 成本失真 (五) 经营成果不实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 信息传递错误,误导经济行为 (二) 损害各方利益,导致企业亏损 (三) 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 (四) 会计信息失真削弱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 (五) 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国家或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出现 方向性错误 三、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 强化会计监督 (二) 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规教育 (三) 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经济地位,保证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 提
2、高会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是解决会计信息失 真的基础性措施 四、 综合总结会计信息失真 摘要: 随着体制的不断深入,会计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并 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会计信息作为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越来越成为宏观调控, 微观经营以及投资人,债权人了解经营善和做 出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实施, 会计信息质 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会计核算环境不断变化, 就目前来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较严重,为此,本文针对会计信息质 量现状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并提出相关治理对策。 有关会计信息失真的
3、原因与对策的研究 关键字: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危害;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信息时代已向我们迈进, 信息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我们的经济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 用,公司上市,股票交易,投资者投资需要的会计信息。足可见,信 息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至关重要,但是,就信息举足轻重的今天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无处不在,扰乱着我们的社会经济秩序。 一、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指人为捏造会计事实, 篡改会计数据, 为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编制假账,假表,活虚盈实亏,或假亏实盈, 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成因及表现如下: (一)会计核算资料失真,主要是指作为会计信息载体的会计凭
4、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失真。会计凭证失真一方面表现在原始做主 上。诸如原始凭证不按规定的要求填写。而以会计事项为基础,通过 夸大或缩小的方式以达到隐瞒事实真相的目的; 更有甚者采用偷梁换 柱的办法,将公款请客送礼及行贿等非法事实列为合法项目之中;或 无中生有,假造发票,收据,谋取钱财等。以上都为行为人主观造成 的信息失真。一是由于社会风气不正,没有对开假发票的行为严厉制 止,二是由于企业内控制制度不严格,许多领导打着购置机器设备的 谎子为自家添置家电, 用公家之钱办自己之事,企业的固定资产并未 与原始凭证核对。使堂而皇之入帐了。另一方面表现在记帐上,它一 般是由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或疏忽造成的
5、。 如应有福利费列支但却 记入管理费用。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失真除受会计作主失真影响外, 还大量存在伪造帐簿,虚设会计科目,有意违反会计制度要求,采取 不适当的会计计量方法,以及直接捏造,篡改会计报表的现象。特别 是上些上市公司,为了公司的荣誉,保持股票价格的稳定上涨,以假 信息欺骗股东。这是由于外部监督力低,让企业钻了空子。 (二)资产计价失真。主要是指资产帐面令人价值已不能真实反 应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占有数。一是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家底不清, 补偿不足,管理混乱,大量资产流失,普遍存在帐实不符的现象。二 是由于会计在资产计价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存在一些主观假定的标准 和方法。造成资产计价发生偏差,
6、严重背离客观实际。三是由于在经 济体制改革初期对企业放权让利,造成企业行为自由化,短期化,使 国有资产管理失控,导致国有资产严重遭受侵蚀。 (三)往来款项失真,指企业债权债务相互拖欠,长期不清,许 多确认收不回来的债权和付不出去的债务长期挂帐, 有的企业更换会 计人员频繁,交接手续又不健全,各种应收付款项查无对证。 (四)成本失真。主要是指采取不正当手段,人为虚列或不计列 成本费用,造成成本膨胀或压缩。主要表现有: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 主管部门为了局部利益,制定“土政策” ,用挤占成本的方法要求企 业完成集资、摊派任务;有些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为了本单位利益 或个人利益摊的费用不摊或少摊,该担的费用不提或少提,造成本数 据不实; 还有的企业不设成本计算帐户,产品成本采用期末实物盘点 倒挤的方法来确定。 (五)经营成果不实,指企业弄虚作假,钻政策和制度的空子, 虚列收入,乱挤成本,造成虚盈实亏或假亏实盈,主要表现在盈利企 业乱列乱支和设“小金库” ,非法获取账外利益,亏损企业隐瞒收入, 以达到多留多分的目的, 有些企业领导人人为的向对付部门规定利润 指标, 对付部门或假帐真算, 或真帐假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