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目录目录 第一篇 设计说明书 9 1 概述 9 1.1 设计任务 9 1.2 设计依据 9 1.2.1 规范标准 9 1.3 区域概况 9 1.3.1 地理环境 9 1.3.2 水量、水质状况 10 1.4 自然条件 11 1.4.1 地形地貌 11 1.4.2 河流与水文特征 11 1.4.3 气候特征 11 2 工业废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12 2.1 规模和处理程度的确定 12 2.1.1 印染废水处理程度要求见表 2.1 12 2.2 处理方案的比选 12 2.2.1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12 2.2.2 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13 2.3 污泥处理方案的选择 16 2.3.1 污泥处理
2、的要求 16 2 2.3.2 污泥处理构筑物的比选 16 3 印染废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18 3.1 中格栅 18 3.1.1 设计说明 18 3.1.2 设计参数 18 3.1.3 设计结果 18 3.1.4 设备选型 18 3.2 细格栅 18 3.2.1 设计说明 18 3.2.2 设计参数 19 3.2.3 设计结果 19 3.2.4 设备选型 19 3.3 中和池 19 3.4 水解酸化池 20 3.4.1 设计说明 20 3.4.1 设计参数 20 3.4.2 设计结果 20 3.4.3 设备选型 20 3.5 生物接触氧化池 21 3.5.1 设计说明 21 3.5.2 设计参数
3、21 3.5.3 设计结果 21 3 3.5.4 设备选型 21 3.6 气浮池 22 3.6.1 设计说明 22 3.6.2 絮凝池 22 3.6.3 气浮池 23 3.6.3.1 设计参数 23 3.6.3.1 设计结果 23 3.7 污泥处理构筑物 24 3.7.1 重力浓缩池 24 3.7.1.1 设计说明 24 3.7.1.2 设计参数 24 3.7.1.3 设计结果 24 3.7.1.4 设备选型 25 3.7.2 污泥脱水机房 25 4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25 4.1 平面布置 25 4.1.1 布置原则 25 4.1.2 布置结果 26 4.2 管线布置 26 4.2.3 污
4、泥管线 27 4.3 高程布置 27 4.3.1 布置原则 28 4 4.3.2 计算内容 28 4.3.3 计算方法 28 4.3.4 各构筑物标高 29 5 经济核算 30 5.1 直接费用 30 5.1.1 土建部分 30 5.1.2 工艺设备及材料 30 5.1.3 设备安装及运输费 31 5.2 间接取费 31 5.2.1 工程设计费: 31 5.2.2 工程调试费: 31 5.2.3 工程管理费: 32 5.2.4 工程预备费: 32 5.3 运行费用核算 32 5.3.1 运行费用分析 32 5.4 效益分析 33 6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34 6.1 环境保护 34 6.1.1
5、 设计采用的环保标准 34 6.1.2 主要污染物的治理措施 34 6.2 安全生产、消防设施及人员编制 34 6.2.1 安全生产 34 5 6.2.2 消防 35 6.2.2.1 工程概述 35 6.2.3 人员编制 35 7 存在问题与建议 35 参考资料 35 第二篇 设计计算书 37 1 污水处理工艺计算 37 1.1 印染废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37 1.1.1 处理程度 37 1.2 中格栅 37 13 细格栅 39 1.4 中和池 41 1.4.1 池体设计计算 41 1.4.2 中和药剂耗量的计算 41 1.4.3 中和池系统 42 1.5 水解酸化池 42 1.5.1 主要设计
6、参数选定 42 1.5.2 设计计算 43 1.5.2.1 水解酸化池尺寸 43 1.5.2.2 污泥产生量 43 1.6 生物接触氧化池 44 1.6.1 设计参数 44 6 1.6.2 设计计算 44 1.63 曝气系统 45 1.7 混凝气浮池 46 1.7.1 絮凝池 46 1.7.2 气浮池 47 1.7.3 溶气罐的计算 47 1.7.4 空气量计算 48 1.7.5 气浮池计算 49 2 污泥处理工艺计算 50 2.1 污泥量计算 50 2.2 三级处理气浮池 51 2.3 贮泥池 51 2.4 重力浓缩池 51 2.4.1 计算污泥浓度 51 2.4.2 浓缩池直径 51 2.4.3 浓缩池高度 52 2.4.4 浓缩后污泥的体积 52 2.5 污泥脱水机房 53 3 高程计算 53 3.1 三级处理气浮池高程的确定 53 3.2 生物接触氧化池高程的确定 53 3.3 水解酸化池高程的确定 54 7 3.4 中和调节池高程的确定 55 3.5 格栅液面高程的确定 55 3.6 提升泵站的计算 56 3.7 污泥处理高程的确定 56 4 附属构筑物 57 5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