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议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浅议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摘要摘要】 文章从目前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存在的风险问题入手,对目前存在 风险和解决的一些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关键词】 财务公司; 风险; 控制 中国的财务公司是由企业集团内部集资组建的,是中国企业体制改革和金融体 制改革的产物。国家为了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盘活企业内部资金,增强企业 集团的融资能力,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探索具 有中国特色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道路,于 1987 年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家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即东风汽车工业集团财务公司。此后,根据
2、国务院 1991 年 71 号 文件的决定,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也相继建立了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它区别于一般的商业银行,其宗旨和任务是为本 企业集团内部各企业筹资和融通资金,促进其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是企业集团的资 金管理中心,在企业集团发展战略中起着双重作用,即对内培育和完善企业集团的内 部“金融市场”,对外起到了企业集团面向社会的“金融窗口”作用。财务公司经营的好 坏不仅关系着财务公司自身的发展,同时还影响企业集团的发展。 财务公司要配合企 业集团经营活动的开展,合理地配置资金资源,其首要任务就是要能够抵御各种风险, 而抵御风险的关键就是抓好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相对于其他非
3、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自创建以来,由于有关部门在其改革和发 展上一直坚持积极引导、稳健发展的方针,因此其总体运行质量较好,发展一直比较 稳健,但也有部分财务公司由于在经营过程中忽视了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出现了一些 风险,有些甚至无法持续经营。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一、结合财务公司的特点,笔者认为财务公司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性风险 财务公司管理体制性风险是指因财务公司与企业集团在体制上的依附关系,以 及集团经济运行状况和经营行为对财务公司安全运行所引发的风险。 财务公司的产生根源、定位和特殊的经营目标使其对企业集团具有较强的依附 性,企业集团的市场竞
4、争能力和发展前景是财务公司能否持续、 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财务公司的资本构成缺陷,使财务公司可能成为企业集团的政策性银行,而且行 政干预弱化了财务公司市场化运作的能力。 (二)信用风险 财务公司的信用风险从狭义上讲,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义 务致使财务公司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从广义上说,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财务公 司信用的影响,使财务公司经营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在经 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减少的一种可能性。 信用风险是财务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风险,它只能是降低至可承 受的水平而无法消除。 财务公司是通过经营风险而获得收益的企业,风险
5、管理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考虑风险大小的同时,需要兼顾效益指标,以 实现风险与效益的最佳配合。 (三)市场风险 财务公司的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汇率、利率的变动导致资金市 场价格的变动,财务公司表内、表外资产会面临损失的风险。随着利率和汇率管制的 逐渐解除,金融机构将逐步有商品定价权,这就要求财务公司能灵活掌握资金价格,及 时了解市场价格需求,确定合理的定价原则,科学配比资产负债结构,准确运用利率风 险规避工具。当前,财务公司的经营模式仍以粗放型为主要特点,注重集团市场占有 率的扩张,对资金价格的分析和确定,以及市场风险的规避方法缺乏系统考虑和设 计。 另一方面,
6、财务公司的技术投入和产品开发不可能取得与商业银行一样的规模效 应,部分业务的开展还不得不依靠商业银行的商誉和技术力量。因此,定价自主性较 差,同样的金融产品可能成本较高,单位产品的成本控制难度加大,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较差。 (四)流动性风险 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集团单位存款,具有明显的短期性,而资金运用却以 中长期贷款为主,资产、负债结构的不配比,使流动性风险的产生成为可能。由于财 务公司负债结构调整能力较差,稳健经营型的财务公司通常采用调整资产结构、 提高 资金备付率等方式以规避流动性风险,但也有部分财务公司未意识此风险的危害性, 采取较为极端的做法,如利用循环拆借资金等方式实现“借短放长”的目的。 反映财务公司流动性的综合性监测指标是资本充足率。 目前,全国财务公司平均 资本充足率约为 20%,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和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要求,但问题在于 财务公司资本金结构不合理,资本金补充缺乏持续性。主要表现:一是次级资本的相 对量较少,贷款呆账和坏账准备金用于冲销坏账,无法当作资本运用。二是资本金主 要来源于集团,由于受集团财力限制,不能随资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