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目目 录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1.审计风险的概述 . 3 2审计风险的特征 3 2.1 审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3 2.2 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4 2.3 审计风险损失的严重性 4 2.4 审计风险形成全过程的多因素性 4 2.5 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5 2.6 审计风险的偶然性 5 3审计风险要素及其审计风险模型 . 5 3.1 固有风险 5 3.1.1 固有风险的特点 5 3.1.2 固有风险意义 6 3.1.3 固有风险的分析 6 3.2 控制风险 7 3.2.1 控制风险的特点 7 3.2.2 控制风险的分析 7 3.3 检查风险 8 3.3.1 检查风险的特点 8 3.3.2 检
2、查风险的分析 8 3.4 审计风险模型 8 4.审计风险的控制 . 9 2 4.1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9 4.2 加强内部控制测试 9 4.3 完善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9 4.4 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做好事前审计评估 . 10 4.5 慎重选择审计业务,科学制定审计方案 . 10 4.6 强化风险意识 . 11 参考文献. 11 致谢信. 13 摘要:审计风险理论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研究中的一个热门 话题,它制约着审计质量,影响审计实务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上市公 司的造假丑闻和审计失败的案例接连发生,更加紧了对此问题研究的迫切性。如 何降低审
3、计风险,怎样防范审计风险,正在成为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面临的主要 课题。本文从审计风险的概念出发,系统分析审计风险的特征、产生原因以及审 计风险要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改进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以便提高审计信息 质量。 关键词:审计风险 风险要素 审计风险控制 3 浅议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1.审计风险的概述 对审计风险的理解, 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作了积极的探索,并最终使审计风 险模型被会计师职业界广泛认可, 并成为审计过程的核心内容。 尽管审计风险模 型已达成共识, 但对审计风险的理解是什么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 结论也并 非完全一致,国内外审计准则、审计学者等对审计风险有着不同的理解。 美国 CP
4、A 协会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 47 号 (SAS47)指出: “审计风险是审 计师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 ”它加入 了“无意地”一词,这就意味着它把审计师有意发表错误意见的情况排除在审计 风险之外。 国际审计准则第 6 号(ISA6) 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 “审计风险是指 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它没有提及有 意和无意的问题, 也就意味着有意地和无意地发表错误审计意见可能性均涵盖在 审计风险的定义范围内。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9 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 “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
5、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 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这个定义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提法一样,但在错报和漏 报概念之前冠以“重大”一词,又与美国审计准则的提法相似。虽然界定范围有 所不同, 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认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没有公允的揭示 而审计人员认为已公允揭示的风险。 2审计风险的特征 2.1 审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只能通过各种手段 降低审计风险及其可能的损失,而不能完全消除它。它的这一特征是由审计工作 的判断性质决定的。只要有判断,就有判断正确和错误以及判断被接受和拒绝的 4 问题,就有风险。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
6、法,审计人员 不论采用统计抽样还是判断抽样,其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时,总会产生一 定程度的误差,这种误差只能控制,但一般难以消除。因此,审计人员要承担一 定程度的作出错误审计结论的风险。即便是详细审计,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 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等因素,仍存在审计意见与客观实际不一致的情况。因此, 审计风险总是存在于审计活动过程中,研究审计风险,人们只能认识和控制审计 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的程度,不可能完全消除审计风险。 2.2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潜在性特征即它只是一种可能性,潜在地存在于审计工作中。审计风险由潜 在的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损失需要一定的条件。 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判断失 误而没有被追究责任,审计报告的使用人没有因此遭受损失,即使审计人员的行 为偏离了审计准则的规定,出现了判断错误,也仅仅是潜在的风险。只有当社会 公众要求审计人员对其工作失误和判断失误承担责任、 并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时,潜在的审计风险才转化为现实的损失。 2.3审计风险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