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目 录 综述 . 1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原因及流转方式 1 (一)土地流转的内涵 1 (二)土地流转的原因 1 (三)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二、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 (一)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3 (二)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的原因 3 三、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 4 (一)转变思想观念,引导流转 4 (二)加强服务管理,规范流转 4 (三)建立市场机制,完善流转 5 (四) 健全保障机制, 保障流转.5 (五) 优惠政策支持, 推动流转5 (六) 改革创新机制, 促进流转6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1
2、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摘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行有利于农村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能够促使土 地、劳动力、资金合理流动和配置,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但是我国土地承包权的流转还存在许多问题,不利益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本文通 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涵和主要方式等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土地承包经 营权流转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建议 作者简介:张科,男,(1985),山东高青人。主要从事农村工作。 综述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 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化
3、发展,将对国民经济的 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土 地的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 当时农村土地改革的一项创举。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问题,近年来尤为突 出。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许多大宗农产品缺乏竞争力,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 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难以体现规模效益,搞活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农 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三农”问题中的关键性环节。 一、 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原因及流转方式 (一)土地流转的内涵 土地流转,即土地的转让和流通,在法律上是指土地权利的流转。更确切的 讲土地流转指的就是土地承包经营
4、权的流转。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包括 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土地所有权的流转,二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一般意义上的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即承包经营权在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流动和转让, 其实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这样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 笔者认为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 下,将土地经营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出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 其他方式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 土地承包经营成本高,收益低。农民由于承包经营土地的负担重,收益相对 较低,承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不高。这是过去几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个最
5、重要的原因。 2 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导致大量劳动力纷纷向本地农村二、三产业或向外地转移,转移的劳动力中有一 部分带动全家转移,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他人。 镇、村非农建设项目的需要。因招商引资、工业园区等非农建设项目用地需 要,镇、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租赁的方式从农户手中流转出来。 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村为培植专业大户、承包大户,一方面鼓励农户将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被培植对象,另一方面将土地从农户手中以租赁或其他方 式流转出来再转包给被培植对象,即“反租倒包”。 (三)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
6、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 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 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土地互换 互换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的需要,对 各自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的简单交换,是促进农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 营的必由之路。 2、土地有偿转包或转让 (1)转包是指承包人把自己承包地的部分或全部,以一定的条件发包给第三 者,由第二份合同的承包人向第一份合同的承包人履行合同,再由第一份合同的 承包人向原发包人履行合同的行为。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农户之间的小面 积转包;二是私营企业和种植大户成片接包农民的承包地,进行规模经营。 (2)转让是指承包人自找对象或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协调,由第三者代替自己 向发包人履行合同的行为。转包或转让的对象,不仅可以在农户之间进行,而且 可以在各类承包者之间进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