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学生行为习惯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 资源ID:1413652       资源大小:46.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中学生行为习惯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1、 1 中中学生学生日常日常行为习惯养成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一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要。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 指出: “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 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 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当前,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 女,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重智商轻情商,重言教轻身教,重享受轻节俭,家 庭教育严重错位;社会领域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哄骗活动蔓延,成年

    2、人的价值观发生 扭曲,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思想正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学校教育重智 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而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的行为习惯,外在素 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所以学生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从现 在抓起。 由于我校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 我们发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一系列问 题: (1)由于我校位于三乡镇交界处,多数学生行为习惯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很大 差距,许多独生子女自私、任性、霸道、懒惰,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行为习惯教育; (2) 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放弃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

    3、单 一,评价滞后,没有长远打算和有效措施,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4)家庭教育与 学校教育脱离,许多学生在校是一套,在家又是另一副“面孔” 。 养成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 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 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我国的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 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 考。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决心通过一年的课 题研究,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 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为学

    4、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 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二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 “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 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 通知中指出: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文明 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文件中还明确指出: “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 的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可见,强 化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学习,就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强化学校

    5、精神文 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在习惯的养成中,应该 提高少年儿童道德认知,丰富少年儿童道德情感,坚定少年儿童意志和毅力。一个人良好道 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道德行为的改善是德育追求的最终效果。 品德的发展,是一个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认识活动的有效性与其 主动性有着必然联系。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 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最高境界。通过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培养,可以提高和巩固 道德认识,加深和丰富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毅力。因此,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成为

    6、 研究“知行脱节”现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三三.课题的界定课题的界定 2 习惯是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课 题中的习惯是指小学生的行为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转化为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行为方 式。 课题中的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设计好模式,引导小学生去模仿、去实践, 从而形成相应的行为举止, 最终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是指学校按 照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全面研究采取科学可行的行为和活动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 良好的健康心理和行为习惯, 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新时期小学生全面 发展的要求。 “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 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 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 规范。 四四.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一条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增强学校教育 的主体作用,加大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举止,培


    注意事项

    本文(中学生行为习惯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为本站会员(毕****文)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