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论文)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职 称 讲师 所在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课题性质 工程设计 课题名称 中学综合教学楼设计 毕业设计 的意义 毕业设计的意义: 1、进一步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以及设计资料的调研和收集方 法; 2、能够依据使用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指标、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结构选 型、结构布置并对结构构件进行设计; 3、掌握利用手工和计算机进行理论分析、设计计算和图表绘制的技能,能 够正确、清晰地表达建筑、机构设计意图和构造处理方法,具有综合应用所学 专业知识的能力和独立进行结构分析的初步能力
2、; 4、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团队合作、组织管理。 5、培养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工作作风。 毕业设计的作用: 通过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达到以下两点要求: 1、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 真的科学态度。 毕业设计要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的完成一项工 程设计,解决与之有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 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此毕业设计对于 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2、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
3、总结和应用,通过自己在对熟悉任 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集有关设计资料,使所学知识得以综 合的应用,提高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所学的的知识得以系统的深化。并培 养独立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及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的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设计题目的必要性: 教学楼是现代教育的服务设施,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应坚持典雅、庄 重、自然又具人性化才是其本质特征。近年来校园集约化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 趋势,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密度规划。包括校园整体高密度和教学 区建筑的局部高密度;第二,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校园建筑按功能类型 进行重组,促使具有公共性质
4、的使用空间为全校所共用,避免重复建设及浪费。 密度的提高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必然使校园建筑的功能向综合性、复合化发展。 因此,教育建筑综合体的模式将成为新世纪我国中学建筑发展的趋势。 研究内容 依据给定设计依据及现行设计结构功能要求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完成相关主要 任务包括: 1、建筑设计 按照任务书,结合建筑功能要求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完成的相关主要任务 包括: 1.1 建筑平面设计部分,内容如下: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可分为使用房间(包括生活用房间、工作用房和公共 活动用房)及辅助房间的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可分为:水平交通联系部分-走廊、过道、连廊; 垂直交通联系部分-楼梯、坡道、电梯和自
5、动扶梯;楼梯;交通联系枢纽 -门厅、过厅等。 1.2 建筑剖面设计部分,内容如下: 剖面高度的确定 建筑剖面的空间结合 1.3 建筑立面设计部分,内容如下: 根据初定确定的房屋平、剖面的内部空间组合关系,绘出建筑各个方面立 面的基本轮廓作为设计基础。推敲立面部分的体量和总的比例关系,同时考虑 几个立面之间的统一,相邻立面之间的协调。调整各个立面上的墙面处理和门 窗安排,以满足建筑立面形式美的原则。最后对入口、雨篷、建筑装饰等进行 重点及细部处理。 2、结构设计 2.1 结构平面布置 1)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确定承重框架方向并进行柱、梁、板的布置; 结合抗震要求确定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考虑平
6、面形心与质心位置、高宽比限 值、竖向刚度变化等) ; 2) 确定是否设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及是否将其作为防震缝等; 2.2 确定计算简图 1) 估算梁、柱截面尺寸;确定柱计算长度,梁计算跨度;确定梁、柱截 面形状; 2) 荷载计算:竖向荷载(恒荷载、活荷载) ;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作 用) ; 3) 计算梁、柱线刚度、抗侧刚度、刚度分配系数; 2.3 选取计算单元(具有代表性的框架) ,手算一榀承重框架,并用计算机复核 1) 内力计算 a、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恒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法;活荷载作 用下,采用满布方法考虑; b、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均采用修正反弯点 法; 2) 荷载组合、内力组合 求出各构件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以进行构件的设计; 3)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a、 结合构造要求,由控制截面的控制内力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 b、 按“强节点”要求验算节点承载力; c、 正确给出节点区的钢筋锚固与接长长度 4) 抗震变形验算 进行风载及地震作用下的框架侧移限值验算; 5) 利用计算机分析结果,校核手算平面框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