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题目:新媒体环境下名人危机公关策略和效果:新媒体环境下名人危机公关策略和效果 的研究的研究基于情境危机传播理论基于情境危机传播理论 课课 题题 类类 别:别: 设计设计 论文论文 学学 生生 姓姓 名:名: 学学 号:号: 班班 级:级: 专业(全称):专业(全称):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2020 17 17 年年 4 4 月月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旨在从新媒体的定义和特征、将危机公关的情境危机传播理论和应对策略结合,构建 一个名人危机公关的最佳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 2016 年的“李易峰
2、逃逸门”事件作为案例 研究对象,立足于危机公关理论研究,分析在此条件下的危机公关策略和效果,这对于名人公共 关系的维护与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具有承前启后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1、国内外新媒体的相关文献 1.1 新媒体的概念 蒋宏和徐剑从内涵和外延对新媒体做出了界定,他们(2006)认为“新媒体是 20 世纪后期在 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背景下出现的一个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外延而言,新 媒体包括了光纤电缆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 系统、多提技术广播网等”1 黄升民(2006)认为“IPTV、地面移动
3、电视、手机电视就是新媒体的三大部分”2 宫承波(2007)认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电子邮件、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属于 新媒体”3 第 39 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 (2016) 截至 2016 年 12 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 7.31 亿,普及率达到 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3.1 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 7.6 个百分点。全 年共计新增网民 4299 万人,增长率为 6.2%。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4 1.2 新媒体的特征 范晓林(2015)通过观察新媒体时代的技术应用与传播业态的发展,将新媒体的特征概括为四 点即:媒体时代形成了异质媒介融合的格局
4、、大众传播转为分众传播、信息的更替速度越来越快, 实效性越来越短、信息容量更大,传播范围更广。5 卢俊雅(2015)从新媒体的传播性角度出发将新媒体的特征分为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新媒体 传播的快捷性、新媒体传播的大众性、新媒体传播的多元性四类。6 于建红(2014)从新媒体本身出发,将新媒体的特征总结为媒体嫁接的技术化特征、平民化特 征、舆论导向特征以及民意监督特征。7 殷俊、孟育耀(2012)从新媒体的言论特征角度把新媒体特征分为感情化与情绪化并存、个性 化与多元化并存、随动性与互动性并存几个特征。8 周榕(2014)认为新媒体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强化了传统新闻的报道但是更容易促发危机隐 患
5、,使危机与危机报道走向常态化9 2、国内外危机公关的相关文献 2.1 危机和危机公关的定义 2.1.1 危机的定义 赫尔曼(Hermann,1972)把危机定义为某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 到威胁,做出反应的时间有限,并且形式的发生出乎决策者的意料之外。11 史蒂文芬克(Steven Fink,1986)把危机定义为;在确定的变化逼近时,事件的不确定性 或状态。12 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Rosenthal and Pijnenburg,1991)对危机的定义为:危机对一个社 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性和不确定性很强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关 键性决策的时间
6、。13 巴顿(Barton,1993)提出危机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和潜在性的负面影响事件,该事件及其 结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伤害,巴顿对危机的定义,把危 机影响的范围扩展到组织及其员工的声誉方面,并且认为组织在危机中的形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14 米特洛夫(Ian I.Mitroff,2000)对危机的界定是:危机是在威胁到组织的整体的事件。15 罗伯特希斯(Robert Heath,2001)认为:“危机反应时间有限(或表现的似乎很有限); 必须马上做决策(在时间有限的约束下);信息不可靠或不完美;应对危机所需要的人力、设备 可能(或显得)超出实际可得”16 刘刚(2004)提出:危机是一种对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构成威胁、要求组织必须在极短的时 间内做出关键性决策和进行紧急回应的突发性事件17 胡百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