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评价养成与评价实践研究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一、课题名称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评价实践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生本教育理念明确指出: “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 课堂是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 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 式的自主学习。 ”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让学 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是当前我们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 我们第六实验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经商,务农,外来务工人员居多,家长很 少有时间参与学生管理。另外,我们传统的教学,绝大多数是“师本课堂” ,这样, 就导致教师讲得多,满堂灌的现象尤为普遍,因此,被动学习形成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和方式,学习成了老师的事,学生只是消极接受,而没有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能力。长 此以往,课堂没有活力,学生没有兴趣,课堂效率降低。针对以上情况,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研究现状分析三、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美国在教学中一般 以
3、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体现自主学习,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在教学上,利用小组使 学生一起工作,使他们自己和他人都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在学习小组中,同一组的 学生相互彼此依赖,有着同生死共患难的感受。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以实现自我价 值为己任的人本化教育家,强调关注学生的自主个性发展。他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自 我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主学习受自我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的制约,要想促进自主学 习,老师要鼓励学生,消除他们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怀疑和消极的评价。 2.上海的部分学校于 1996 年起进行了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实验。他们的课堂教学 采用了“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十大教学策略,其中一个是自主教学策略,他 3
4、 们的操作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学会讨论,积极主动地 参与小组或全班讨论;学会动手操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3.郭思乐教授创设的生本教育。历经十年的实验,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它是 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 育。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就是以学为本的教育, 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 (在 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的教育。 我们这一课题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一理念, 通过研究,探索方法,使小学生能在语文学习中自主地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
5、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我们研究的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与评价课题是生本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把 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和生本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使我们对学生实施的生本教育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学生在完成学 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到研究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便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主动性、坚持性和创造性,进而使学生真正成 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个性飞扬的人。 预计在自主学习方法方面;小组合作交流方面;课堂教学实施方面;评价激励机 制建设方面研究出具体可行的操作模式。 四、课题界定
6、四、课题界定 (一)研究对象:中高年级学生 (二)课题界定: “自主学习” :所谓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他相对的的是 “被动学习” “他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 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是一种无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 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有了一定知识基础的小学生在学习新文本的最初阶段,在 讲授课之前,由教师创设教学条件并确定学习目标,布置前置性作业,小学生根据前置 性作业自觉地、主动地选择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目标,独立获取知识,并逐步达到自主 评价学习效果的能力。 4 “自主学习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一系列的价值判 断行为。教师、学生或同学之间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促进学生 实现学习目标有调整和指导作用。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课前开始入手,重点落在课堂教学,课后 要扩展延伸、实践和运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借助生本教育思想的研究 成果, 把自主学习能力和生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