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设 计 内 容 与设计要求设 计 内 容 与设计要求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 某隧道窑炉系统,考虑将燃烧室温度作为副变量, 烧成温度为主 变量,燃烧室温度为副变量的串级控制系统中主、 副对象的传递函数 分别为: G01(s)=1/(30s+1)(3s+1);g02(s)=1/(10s+1)(s+1)2); 主控制器采用比例积分控制,副控制器采用比例控制。 设设计要求:计要求: 试分别 采用 单回 路控制 和串 级控制 设计 主、副 PID 控 制 器的 参数,并给出 整定 后系统 的阶 跃响 应曲线 和阶 跃扰 动 的 响 应 曲 线, 并说 明不 同控制 方案 对系统 的影 响。 2 目
2、目 录录 第 1 章 概述. 1 第 2 章 系统总体方案. 2 2.1 隧道窑的结构 2 2.2 方案比较 2 2.3 方案选择 . 4 第 3 章 系统控制参数的选择. 5 3.1 串级控制系统选择. 5 3.1.1 主变量的选择. 5 3.1.2 副变量的选择. 5 3.1.3 操纵变量的选择. 5 3.2 调节阀开关形式的选择 6 3.3 传感器、变送器的选择 6 3.4 控制器的选择 7 3.4.1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 7 3.4.2 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 7 3.4.3 控制器选型. 8 第 4 章 系统调试 10 4.1 系统参数的整定 10 4.2 系统仿真 . 10 第
3、 5 章 心得体会 14 参考文献. 15 1 第第 1 1 章章 概述概述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也向更高的 档次发展,制造产品的工艺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满足优质、高产、低消耗,以及安全生 产、保护环境等要求,做为工业自动化重要分支的过程控制的任务也愈来愈繁重。 在现代工业控制中, 过程控制技术是一历史较为久远的分支。 在本世纪 30 年代就已有 应用。过程控制技术发展至今天, 在控制方式上经历了从人工控制到自动控制两个发展时 期。在自动控制时期内,过程控制系统又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它们是:分散控制阶段, 集中控制阶段和集散控制阶段。几十年来
4、,工业过程控制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无论是在大规 模的结构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中, 还是在传统工业过程改造中, 过程控制技术对于提高产品 质量以及节省能源等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过程控制正朝高级阶段发展,不论是从过程控制的历史和现状看,还是从过程控 制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来看,过程控制是朝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即计算机集成制造 系统(CIMS):以智能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主要手段,对企业的经营、计划、 调度、管理和控制全面综合,实现从原料进库到产品出厂的自动化、整个生产系统信息管理 的最优化。 本次课程设计是隧道窑的温度课程系统,而隧道窑是对陶瓷制品进行预热、 烧成、冷却的装置
5、。因为几个环节都涉及到温度的控制,因此隔焰隧道窑的温度 是生产工艺的一项重要指标,温度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如果火焰 直接在窑道烧成带燃烧,燃烧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将会影响产品的光泽和颜色,所 以就出现了隔焰式隧道窑。火焰在燃烧室中燃烧,热量经过隔焰板辐射加热烧成 带。 另外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工艺操作条件的要求更严格,对安全 运行及对控制质量的要求也更高。而因为隧道窑温度的变化比较慢,所以滞后比 较大。综上所述,须设计一套以温度为控制变量的控制系统。 该控制系统的生产工艺要求: 可以实现对整个隧道窑的工艺流程的控制。 能够克服较大的滞后。 能够自动控制窑内温度,并达到所需精
6、度。 2 第第 2 2 章章 系统总体方案系统总体方案 2.1 2.1 隧道窑的结构隧道窑的结构 隧道窑的整个窑炉主要包括窑炉主体结构、窑头封闭气幕及排烟系统、搅拌 风系统、燃烧系统、窑尾冷却系统、车下冷却风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窑车、自 动控制系统等。 制品在窑道的烧成带内按工艺规定的温度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一般为 1300,偏差不得超过5C。所以烧成带的烧结温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控制指 标之一,因此将窑道烧成带的温度作为被控变量,将燃料的流量作为操纵变量。 如果火焰直接在窑道烧成带燃烧, 燃烧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将会影响产品的光泽和 颜色。因此,我选用了隔焰式隧道窑,让火焰只在燃烧室中燃烧,热量经过隔焰 板辐射加热烧成带。 2 2. .2 2 方案比较方案比较 制品在窑道的烧成带内按工艺规定的温度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一般为 1300,偏差不得超过5C。所以烧成带的烧结温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控制指 标之一,因此将窑道烧成带的温度作为被控变量,将燃料的流量作为操纵变量。 如果火焰直接在窑道烧成带燃烧, 燃烧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将会影响产品的光泽和 颜色,所以就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