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探究 摘 要: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延伸,金融消费者受到法律倾 斜保护的主要原因是其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应 当意识到对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重要性。 而目前我国对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还 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这就使得我国必须尽快颁布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并且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以顺应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发展方 向。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完善。 从法律角度来看“,消费者”的定义是指为了个人和家庭使用的目的而购买 特定货物或者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 金融消费者不仅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体, 更加是我国经济法论文“
2、target=“_blank“经济法的基本主体。我国消费者权 益保护法第二条中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 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所谓消费者,就是和供应者相对应的概念,因此每个 行业都有自己相对的消费者,金融行业也不例外,金融消费者的概念也就因此而 生。但是我国关于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 完善和发展。 一、金融消费者的定义及其基本权利。 (一)金融消费者的定义。 金融消费者只能是个人, 其他法人和社会组织不包含在金融消费者的范围之 内。如果紧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定义,虽然实际生活中,在金融机构的对 公业务中,常常存在“其他法人和社会组织
3、”与金融机构发生的金融产品及金融 服务的购买消费行为,但因为双方没有地位强弱差异,就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 护法所体现的保护弱者的理念,因此排除在外。但是笔者认为,如果存在信息 不对称的可能性的话,“其他法人和社会组织”也是有可能转化为弱者地位的。 另外, 这些购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行为本身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家庭及个人 的生活需求,即纯粹的生活消费,个人投资性的行为被排除在外。笔者认为,随 着个人生活水平及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 每个家庭及个人的投资和理财行为成为 一种必然,如果严格地将其归纳在保护范围之外,很难将其同家庭生活需求划分 开来。有学者的观点指出, “金融消费者是指为了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
4、品或者 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但是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之后又使其重新进入流通领域而 转卖出去的除外”笔者就认为,这一观点既肯定了金融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的共 同之处,又指出了金融消费和投资的区别之处。 由上可知,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的行为特殊性,就使得金融消费者与一般 消费者存在不同之处,有必要进行特殊研究和采取保护。 (二)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参照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结合我国金融消费者的基本特性,我们可以把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归纳为 8 种,即金融消费安全权、金融消费知情权、金融消费自主选择权、金融消费公平 交易权、金融消费者隐私权、金融消费者受尊重权、金融消费损害赔偿权和金融 消
5、费者结社权1。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存在的不足。 (一) 金融体制和金融制度上的不足是造成金融消费者权利受损的根本原因。 我国金融行业开放的较晚以及开放程度的不高, 导致国内金融机构竞争意识 不强烈,服务意识就更加淡薄。我国金融监管机构设置也有待创新,金融监管部 门的职责长期以来只是以稳定国内金融秩序为主, 忽略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意义。 现在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国有银行的全部上市股份化, 金融机构自身也在转变思想意识, 国有银行也要像民营公司一样自负盈亏与其他 股份制银行同台竞争,比拼服务水平2。只有在竞争中求发展才能增强国有金 融机构的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服务意识
6、, 相信今后的金融机构才不会依靠自身的 垄断优势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的不足也是金融消费者权利受损的直接原因。 金融机构长期以来片面的只以增加利润为目的, 并没有以为客户服务为中心, 使得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得不到重视, 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之间的矛盾 不断激化, 这才有金融消费者在银行的营业柜台上不断的存取一元钱折腾占用银 行资源的激烈行为发生6 。 笔者认为,金融机构只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今后的战略规划,才能使服 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要。金融机构还应加强企业文化论文 “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引导,及时地与客户沟通了解服务的不足,提倡利 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来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匮乏和反向识别金融诈骗。 能力不强, 也是导致金融消费者自身利益受损的主要原因金融消费者不明确 自己权益受到侵害之后的自我救济方式,甚至不指望能够得到赔偿,自身保护意 识淡薄。随着金融消费者不断加强金融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相信越来越多的消费 者能够充分了解自身权利,这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