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流市场竞争特点分析物流市场竞争特点分析 物流管理(专) * 【内容摘要】社会物流是物流系统对社会资源的整合,是良好投资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论文运用 SWOT 分析方法,分别从系统内部、外部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对物流市场的竞争力进行了科学的分 析,提出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物流系统,才能高效、环保、可持续地对城市群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社会物流;竞争力 一、物流的简介 (一) 、物流的定义 所谓物流,是指通过有效地安排商品的仓储、管理和转移,使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 指定的地点。 物流领域的潜力逐渐被人所重视,成为重要的利润源之一,它的形成与发展与经济全球 化和电子商务的
2、广泛应用相适应,在当今的发展中体现出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 自动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二) 、物流的作用 市场营销必然需要一条中间的纽带将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欲望与生产者的供给连接起 来,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将产品和服务适时、适地、适量地提供给消费者,企业必须要进行物 流管理,管理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正确的物流决策,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费用,为顾客 带去便利,建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增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三) 、物流的职能 物流的职能是将产品由其生产地转移至消费地,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包括产品 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而且还包括在进行业务的同时伴随的信息流。它的
3、基本过程如 下: 企业先进行销售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规划,采购部门预先订购原料,经过进厂运 输送达仓库,经过一系列生产活动将原料转换为制成品,顾客下订单,企业经过装配线、包 装、厂内仓储、装运、出厂运输、厂外仓储,最终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 从市场营销的观点来看,物流规划应从市场开始考虑,考虑消费者的位置以及他们对产 品运送便利性的要求,横向比较竞争者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对于厂址的选择、存货的水平、 运送的方式等反面制定出综合战略。 (四) 、物流的目标 物流的一般目标在于对产品进行适时适地的运送,兼顾最佳顾客服务和最低配送成本。 将各项物流费用视为一个整体,在改善服务水平的同时兼顾各项物流成
4、本的总和增减,而非 个别项目;将其作为市场营销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活动加以权衡;权衡物流费用及其效果, 在维持和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能够压缩服务成本。 物流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顾客服务的产出和投入 顾客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对顾客的吸引力大小,如果服务的水平低于平均的 水平,就会存在失去顾客的风险,如果服务水平较高,就要承担着成本高于其他企业的风险。 服务水平高低的衡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可得性 (2)订货及送货的速度 (3)送货的频率 (4)可靠性、安全性 (5)售后服务:如安装、调试、维修 2、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冲突情况 物流成本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反作
5、用。如:采用铁路运输方式来代替空运,这样虽然可 以降低成本费用,却使运送的速度变得缓慢,顾客付费时间延缓,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变长。 二、我国物流市场存在的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物流市场的逐步开拓,物流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后,在码头和航运领域,像马士基、和记黄埔等国际企业纷纷在中国物流市 场建起自己的地盘;在快递、零售领域也蹦现了像沃尔玛之类的国际知名物流企业。例如, 马士基在中国物流市场已经建立了 11 家分公司,基本覆盖了中国所有的货物流通领域。我国 物流业市场起步较晚,物流业发展尚不成熟,物流服务提供商水平也参差不齐。我国物流市 场存在如下问题: (
6、一) 、物流市场缺乏统一的政策领导和规范指引 在发达国家,物流市场具有健全的法律基础,且政府对物流网络合理规划并统一布局, 形成跨地区、跨行业、公平竞争、有秩序的成熟的物流市场,促进了物流业运行效率的显著 提高。而在我国,物流行业没有健全的法律基础作支撑,导致物流市场的混乱无序,进退壁 垒的高低也阴晴不定。若进入壁垒太高,则外部资源的进入便成了大问题,直接影响资源的 优化配置;若进入壁垒过低,则物流资源便蜂拥而上。 (二)、物流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星点般分布在我国各省市,市场占有份额较低 我国物流企业迄今仍有多、乱、散、小四大特点。据估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的相关 企业有 70 余万家,如鱼鳞般遍布全国,种类五花八门,而且服务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相对而 言,国外物流市场的规模就不可小觑了。就 2000 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就达到 9000 亿美元, 占美国 GNP 的 10%以上。 (三) 、物流管理不统一 由于我国物流业发展刚刚起步,物流市场的管理及操作尚没有理顺,加之各地区经济发 展的极度不平衡,地区间协调性较差,物流资源浪费比较严重。而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体系 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