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引言(或绪论)引言(或绪论) 我国于 2008 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 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 审计指引 这些规范、 指引的颁布对于我国积极推动内控审计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起步较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研究都还不成熟,故本文通 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问题现状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三个大的方面的研究,旨在提出白己的观点和建议。 1.1 我国企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研究背景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研究背景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将内部控制审计定义为,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企 业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
2、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在日益复杂的信息化 社会中,企业将面临更大的风险,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在新时期企业内 部控制审计显得更为重要。从当前国外环境来看,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 诸多学者和内部控制审计实践者的重视。2001 年 12 月,前世界十强企业安然公司 因财务造假而申请破产,给政府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 2002 年公众公司 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的颁布,目的在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加强会计信 息的对外披露力度,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审计的透明度,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规范企 业内部行为。可见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就势在必得。 1.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研究意义我国企
3、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研究意义 美国 SOX 法案 404 条款以及日本的金融商品交易法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要 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合理保证的审计;英国、加拿人、欧盟虽然没强制要求进行 审计,但是也规定了注册会计师要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提供的内部审计报告进行有限保 证的审阅。有此可见,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是大势所趋。从现代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 来看,本土企业要想对内推进生产过程的精细化,对外适应资本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 展,必须加强其内部控制审计,对其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 监督和控制的关键环节,可以协助组织辨别及评估重大风险的披露,有利于改善风险 管理,防范企业风险,减少漏洞,也将有
4、利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并最 终提高企业或组织的内部管理水平。最终从制度上约束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而进一步 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项重 要内容,其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适应了社会和企事业单 位自身发展的需要, 既可以对内强化企业管理过程, 又可以对外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现代审计发展到今天,内部控制审计己经走进与财务报表审计并重的新时代,两类审 计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共同致力于增强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满足 报告使用者对高质量财务信息的需求。因此,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 现实和深远意义,这也是
5、审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一次飞跃。 2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理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理论 2. 企业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概念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概念 随着近些年来对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建立,我国于2010年 4月也出台了企业内部 控制审计指引,该指引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 2.1.1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将内部控制审计定义为,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企业委 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在内控审计中,我国规定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 务报告审计结合起来,采取整合审计的方法“在整合审计中,应同时实现如下的目标:
6、(l) 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的意见;(2)获 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 2.1.2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根据我国内控指引的有关规定,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计划 审计工作、实施审计工作、评价控制缺陷、审计工作完成、出具审计报告和记录审计 工作。 2.1.3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有 5 个作用。主要包括监督作用、鉴证作用、协调作 用、参谋作用和经济评价作用。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现状研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现状研究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不断完善,为企业实施内部审计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我国政府也主动推 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整的重要内在机制。为 顺应国际资本市场监管变革趋势,2008 年 5 月和 2010 年 4 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 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 计指引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