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届毕业论文届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隧道施工中的新奥法 专 业:交通土建 助学站点:XXXXXXXXXXX 考 籍 号:911011XXXXXX 姓 名:XXX 指导教师:XXX 浅谈隧道施工中的新奥法 学生姓名:XXX 考 籍 号:911011XXXXXX 站 点: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日期:2013 年 3 月 浅谈隧道施工中的新奥法 摘要 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原文是 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简称为 NATM。本文简要叙述了新奥法特点、理论及施工要点,支护手段 与施工顺序以及新奥法的适用范围。从隧道开挖方法、支
2、护设计与施工、隧道防 水设计与施工、辅助施工技术、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简单总结 了新奥法在我国城市地铁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了新奥法施工的缺点,并对新 奥法施工作了简要的展望。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钢轨;养护维修 目 录 1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国内外现状.1 2 主要研究内容2 2.1 新奥法施工特点.2 2.2 新奥法理论要点及施工要点.3 2.3 支护设计与施工.4 2.4 新奥法主要原则.5 2.5 新奥法适用范围.6 2.6 隧道工程新奥法开挖方法图解.6 2.7 新奥法的缺点主要有.11 3 期望12 4 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4 致 谢1
3、5 第 1 页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新奥法它是应用岩体力学原理,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为基点,以锚 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及时 获取围岩变动的动态信息,并反馈于修正支护参数与施工措施,充分发挥围岩的 自承能力。新奥法广泛应用于山岭隧道、城市地铁、地下贮库、地下厂房、矿山 巷道等地下工程。 当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城市地铁工程取得了相当大的发 展。如智利的圣地亚哥新地铁线采用新奥法施工地铁车站,车站位于城市道路下 7m9m , 开挖面积 150m2 ,相当于 17m(宽) 14m(高);我国自 1987 年在北京 地铁首次采用
4、新奥法设计施工复兴门车站及折返线工程,车站跨度达 26m 。针对 我国城市地下工程的特点和地质条件, 新奥法经过多年的完善与发展,又开发了 “浅埋暗挖法”这一新方法,与明挖法、盾构法相比较,由于它可以避免明挖法对 地表的干扰性,而又较盾构法具有对地层较强的适应性和高度灵活性,因此目前 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区间隧道、车站、地下过街道、地下停车场等工程,如根据 新奥法的基本原理,采用“ 群洞”方案修建的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及南京 地铁一期工程南京火车站站,断面复杂多变的折返线工程、联络线工程也多采用 新奥法。 在我国利用新奥法原理修建已成为一种主要施工方法。 尤其在施工场地受限 制、 地层条件复
5、杂多变、 地下工程结构形式复杂等情况下用新奥法施工尤为重要。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现状 经 20 多年的实践和推广,新奥法已在欧洲一些国家如奥地利、联邦德国、 瑞典、瑞士、法国等的山岭隧道中普遍使用(占 7080%),并已用于地下铁道, 且取得沉降量特别小的显著成果。日本从 1976 年以来,已有近 100 座隧道采用 了新奥法。 1.2.2 国内现状 中国从 60 年代初开始推广喷锚支护新技术,到 1981 年底,采用喷锚支护 第 2 页 的地下工程和井巷的总长度已接近 7500 公里。近年来,又在普济、下坑、大瑶 山等铁路隧道采用新奥法进行施工。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6、新奥法施工特点 2.1.1 及时性 新奥法施工采用喷锚支护为主要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紧跟开挖作业面施 工,因此可以利用开挖施工面的时空效应,以限制支护前的变形发展,阻止围岩 进入松动的状态,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超前支护,加之喷射混凝土的早强和 全面粘结性因而保证了支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在巷道爆破后立即施工以喷射混凝土支护能有效地制止岩层变形的发展, 并 控制应力降低区的伸展而减轻支护的承载,增强了岩层的稳定性。 2.1.2 封闭性 由于喷锚支护能及时施工,而且是全面密粘的支护,因此能及时有效地防止 因水和风化作用造成围岩的破坏和剥落,制止膨胀岩体的潮解和膨胀,保护原有 岩体强度。 巷道开挖后, 围岩由于爆破作用产生新的裂缝, 加上原有地质构造上的裂缝, 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变形或塌落。当喷射混凝土支护以较高的速度射向岩面,很好 的充填围岩的裂隙,节理和凹穴,大大提高了围岩的强度。 (提高围岩的粘聚力 C 和内摩擦角)。同时喷锚支护起到了封闭围岩的作用,隔绝了水和空气同岩层 的接触,使裂隙充填物不致软化、解体而使裂隙张开,导致围岩失去稳定。 2.1.3 粘结性 喷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