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1 of 8 1.中西婚礼文化简介 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更清楚地 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婚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当今这个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时代,各种意义的表达早已超过 了语言的界限。 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 婚礼文化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我国的婚礼文化也不断地受到西方婚礼文化的冲击,现在年轻人举办婚礼大都是中式婚 礼西方化。那么,在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相互影响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婚礼文化和西方的 婚礼文化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差异?本文从婚礼的不同方面试图对中国婚礼和西方婚礼
2、 进行比较,找出其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促进文化交融。 2.中西传统婚礼文化对比 婚礼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熏陶下也逐渐的呈现出了 不同的婚俗习惯,下文旨在通过婚礼形式、服饰、地点、婚宴等方面的差异,对中国西 婚礼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更好的找出中西婚礼文化差异的原因。 2.1 婚礼形式 婚礼形式是婚礼中最重要的部分。国家不同,婚礼的仪式也不尽相同。与其他方面 不同的是,在这一环节,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比西方传统婚礼仪式要简单得多。而婚礼 形式也在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 2.1.1 中国婚礼形式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有“三书六礼”,“三跪九拜”的礼节。所谓的六礼
3、:纳采: 男方请媒人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方家求亲;向名:男方在求婚后托媒 人问女方的出生年月,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 女方的礼仪,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礼仪形式。古代的风俗要用大雁作为订婚的信物,说明 双方已经订婚。后来就发展成送首饰,绸缎,甚至是羊猪;纳征:是纳吉后,男方将聘 礼送往女方,是成婚阶段的礼仪,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 取吉祥如意的含义,数目取双忌单;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方家, 征得同意;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式往往被看作婚礼的主要程 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
4、 1 2.1.2 西方婚礼形式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一般有以下 2 of 8 步骤:来宾入席;奏结婚进行曲,亲友点上蜡烛,牧师领唱诗班进场,宣布婚礼开始, 伴郎伴娘和新郎陆续进场,女方家长陪新娘进场全体起立;女方家长入席,新娘挽着 父亲的手,步入大堂,伴娘和花童一同进入会场,全体来宾起立,父亲郑重的把女儿交给 新郎,女方家长就坐,全体来宾就坐;牧师证婚,新人进行结婚宣誓,宣告愿意结为夫 妻;新郎新娘互戴婚戒,宣誓;献诗,来宾在唱诗班的带领下,唱祝福歌;礼成, 奏乐,新郎站右边,新娘站左边,两人一起走出教堂,伴郎伴娘随后,家属以及来宾随后 退场;茶会或晚
5、宴。但是整个婚礼过程却有着让人不可亵渎的神圣与庄重 。 2.2 婚礼服饰 “斗争衣衫巧样逢,深浅配来纤手绽” 。婚礼服饰在诞生以来,就富有浪漫色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婚礼服饰愈加绚丽多彩。从古至今,婚礼服饰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 程,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 2不可否认,形势与内容的辩证统一,是世 界各国的传统婚礼服饰与悠久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独具特色的东西方各有的气息。 2.2.1 中国婚礼服饰 中西方审美与习俗的差异决定彼此传统婚礼服饰的不同。中国服饰强调统一而不突 出个性,因此在中国红色象征喜庆、幸福。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郎新娘都要穿着红 色的礼服, 而且衣服上的龙凤图案也是
6、必不可少的, 在中国传统婚礼服饰中占主要地位。 按照中国传统龙象征男性,风象征女性都预示着吉祥。因此在新娘礼服上会有大大的凤 凰图案,新郎往往在胸前佩戴一朵大红花。 2.2.2 西方婚礼服饰 西方服饰强调浪漫纯洁而有个性,因白色在西方文化中常与吉利、平安、善意正直 发生常规性联想,是欢喜纯洁无暇的象征。在古代的西方社会,新娘还需准备一些“旧、 新、借、蓝”的东西。 “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 母的养育之恩; “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 “借”是指 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 “蓝”是指新 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3 2.3 婚礼地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自由的追逐,婚礼地点已经不是固定在某一个像教堂或 饭店等地方,而是随之婚礼形式的发展,婚礼地点也在不断变换中,如公园,地铁,大 海,雪山等,地点愈加丰富多彩而又浪漫横生。 2.3.1 中国婚礼地点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3 of 8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结婚是一件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