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 第一章 绪论7 1.1 课题的来源、 目的、 意义7 1.2 课题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方法7 1.3 解决的重点问题和创新7 第二章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8 2.1 冲裁件的零件图8 2.2 冲裁件的精度及要求8 2.3 冲裁件的工件工艺分析9 2.3.1 形状与尺寸结构分析9 2.3.2 尺寸精度 10 2.3.3 断面粗糙度9 2.3.4 材料的工艺性9 2.3.5 结论9 第三章 冲压模设计9 3.1 计算毛坯的尺寸9 3.1.1 确定修边余量 9 3.1.2 计算毛坯尺寸10 3.1.3 确定是否需要压料圈10 3.1.4 计算拉深次数10 3.2 工序的性质与数量11 - 2 - 3
2、.2.1、工序的性质与组合11 3.2.2 工序数量的确定11 3.3 工序的顺序与组合11 3.3.1 工序的顺序11 3.3.2 工序组合方式的选择11 3.4 冲裁工艺方案11 3.4.1 工艺方案11 3.4.2 工艺方案的分析11 第四章 模具总体结构方案的确定12 4.1 模具类型 12 4.2 操作与定位方法 12 4.3 卸料与出件 12 4.4 模架类型与精度 12 第五章 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12 5.1 排样方式的确定12 5.2 搭边值 12 5.3 计算调料宽度 13 5.4 步距的计算 13 5.5 材料的利用率 13 5.6 排样图13 第六章 计算工艺力、初选设备
3、13 6.1 计算工艺力14 - 3 - 6.1.1 落料力14 6.1.2 冲孔力14 6.1.3 卸料力14 6.1.4 推件力15 6.1.5 拉深力15 6.1.6 压边力16 6.2 初选压力机 16 6.3 计算压力中心 17 第七章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17 7.1 拉深件标注外形尺寸17 7.2 拉深件为内形尺寸17 第八章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8 8.1 落料凹模18 8.2 弹压御料板19 8.3 垫板19 8.4 凸凹模固定板19 8.5 拉深凸模固定板19 8.6 弹性元件的设计计算20 8.7 压边圈20 第九章 凸模和凸凹模的结构设计21 9.1 拉深凸模21 9.2 凸凹模23 第十章 模架的选用24 10.1 模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