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目录目录 绪论 1 一、公路路基和路面 1 二、城市道路 1 (一)概述 . 1 (二)城市道路分类 . 2 (三)城市道路分级 . 2 四、路基破坏形式 3 (一)路基的沉陷 . 3 (二)路基边坡的坍方 . 4 (三)路基沿山坡滑动 . 4 第一章 工程概况 5 一、工程介绍 5 二、工程区域自然条件 5 (一)地形与地貌 . 5 (二)气象与地震 . 5 三、工程地质条件 5 (一)地层岩性特征 . 5 (二)水文地质 . 6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 . 6 四、软土层分布 6 五、主要技术标准 7 第二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8 一、一般路基横断面形式和组成 8 (一)路基本体 .
2、 8 (二)路基设备 . 8 二、路基宽度 9 三、路基高度 9 II 四、本工程路基横断面设计. 10 五、路基填料. 10 (一)一般规定 10 (二)填料类别 10 (三)公路路堤填料要求 11 六、击实要求. 11 第三章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 13 一、概述. 13 二、软土地基上路堤的最小高度和极限高度. 13 (一)均质厚层软土地基上路堤的极限高度 13 (二)均质薄层软土地基上路堤的极限高度 14 (三)本工程路基极限高度计算 14 三、边坡滑动面的形状. 14 四、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15 (一)力学验算法 15 (二)直线滑动面法 16 (三)圆弧滑动面法 17 四、
3、边坡稳定性设计的计算参数. 19 五、稳定分析中的几个注意问题. 20 (一)荷载当量高度 20 (二)边坡容许安全系数 21 六、软土地基上路堤的稳定分析 22 第四章 挡土墙设计 . 23 一、挡土墙的分类及用途. 23 (一)挡土墙分类 24 (二)悬臂式挡土墙构造 25 二、悬臂式挡土墙设计理论. 26 三、本工程悬臂式挡土墙设计计算. 27 第五章 软土地基的应力及变形 34 一、软土的成因及特点. 34 III (一)软土的概念 34 (二)软土的主要物理力学特性 35 (三)地基处理的影响因素 35 二、地基应力计算. 36 (一)自重应力计算 36 (二)附加应力计算 37 三
4、、沉降计算. 38 第六章 软土地区地基处理及施工工艺 . 42 一、软土公路地基处理常用方法. 42 二、粉喷桩. 43 三、地基处理及计算. 45 四、桩位布置及计算. 46 五、粉喷桩施工工艺. 48 (一)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48 (二)施工注意事项 51 结论 . 52 致谢 . 53 参考文献 . 54 附表 . 55 1 绪论绪论 一、一、公路路基公路路基和路面和路面 路基是在天然地面表面按照路线位置和设计断面的要求填筑或开挖形成的岩土结 构物。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承受着本身岩土自重和路面重量,以及由路面传递而 来的行车荷载,是公路的承重主体。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
5、筑路材料铺筑 而成的层状结构物。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坚强且稳定的路基为路面结构长期承受汽车荷 载作用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路面结构层对路基起保护作用,使路基不会直接承受车轮和 大气的破坏作用,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路基和路面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公路路基由宽度、高度和边坡坡度三者所构成。路基宽度取决于公路技术等级,路 基高度取决于纵坡设计及地形,路基边坡坡度取决于地质、水文条件,并由边坡稳定性 和横断面经济性等因素比较选定。 二、城市道路二、城市道路 ( (一一) )概述概述 现代的城市道路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有机 活动。为了适应城市的人流、车流顺利运行,城市道路要具有:
6、适当的路幅以 容纳繁重的交通;坚固耐久,平整抗滑的路面以利车辆安全、舒适、迅捷的行 驶; 少扬尘、 少噪声以利于环境卫生; 便利的排水设施以便将雨雪水及时排除; 充分的照明设施以利居民晚间活动和车辆运行; 道路两侧要设置足够宽的人行 道、绿化带、地上杆线、地下管线。城市各重要活动中心之间要有便捷的道路连 接,以缩短车辆的运行距离。城市的各次要部分也须有道路通达,以利居民活动。 城市道路繁多又集中在城市的有限面积之内,纵横交错形成网状,出现了许多影 响着相交道路的交通流畅的交叉路口,所以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如设置色灯信号 管制、环形交叉、渠化交通、立体交叉等以利交通流畅。城市交通工具种类繁多, 速度快慢悬殊,为了避免互相阻碍干扰,要组织分道行驶,用隔离带、隔离墩、 护栏或划线方法加以分隔。城市公共交通乘客上下须设置停车站台,还须设置停 车场以备停驻车辆。要为行人横过交通繁忙的街道设置过街天桥或地道,以保障 行人安全又避免干扰车辆交通;在交通不繁忙的街道上可划过街横道线,行人伺 机沿横道线通过。此外,城市道路还为城市地震、火灾等灾害提供隔离地带、避 难处所和抢救通道;为城市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