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目录目录 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 3 - 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 4 - 1.1 矿区概况 .- 4 - 1.2 井田地质特征- 6 - 1.3 煤层特征 . - 18 - 2 井田境界和储量 . - 22 - 2.1 井田境界 . - 22 - 2.2 储量 - 22 - 2.3 矿井可采储量 - 24 -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 27 - 3.1 矿井工作制度 - 27 - 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27 - 4 井田开拓 - 28 - 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 28 - 4.2 矿井基本巷道 - 31 - 5 准备方式-
2、采区巷道布置 . - 36 - 5.1 煤层的地质特征 - 36 - 5.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 - 37 - 5.3 采区车场选型设计 - 40 - 6 采煤方法 - 41 - 6.1 采煤工艺方式 - 41 - 6.2 回采巷道布置 - 42 - 7 井下运输 - 44 - - 2 - 7.1 概述 - 44 - 7.2 采区运输设备选择 - 44 - 7.3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 44 - 8 矿井提升 - 52 - 8.1 概述 - 52 - 8.2 主副井提升 . - 52 - 9 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 - 53 - 9.1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 53 - 9.2 防止特殊灾害
3、的安全措施 . - 54 - 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 - 58 - 参 考 文 献 - 61 - - 3 - 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 刘河井田位于河南省永城市东北 21km 处, 永夏矿区东 北部,行政区划属于永城市刘河乡管辖。矿井设计生产能 力为 450kta,服务年限 24.9a,鉴于矿井外围还有丰富的 资源 ,可以补勘后申请利用,矿井主要环节均留有富裕, 其中井筒提升可以满足年产 600kt 原煤的要求。设计推荐 立井开拓方式,以一对立井 2 个水平开拓全井田,第一水 平标高-400m,第二水平标高-575m。立井表土段施工方法 为冻结凿井。鉴于本矿井属低瓦斯矿
4、且含量不大,根据国 内箕斗井回风的成功经验,设计推荐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 通风方式, 利用箕斗井兼作回风井, 既满足矿井通风要求, 又减少了初期投资。后期在井田南部石河村附近建一回风 立井,形成中央边界式通风方式。本井田煤层平均厚度 2.67m,设计一次采全高。选用高档炮采采煤方法,全部陷 落法管理顶板。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开拓部署, 首采区域, 煤层倾角 312,布置倾斜长壁后退式开采。 - 4 - 1 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1 矿区概况矿区概况 1.1.11.1.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刘河井田位于河南省永城市东北 21km 处,永夏矿区东北部,属 于永城
5、市刘河乡管辖,茴村刘河公路从井田中部穿过,在茴村 与永城徐州公路相接。 1.1.21.1.2 地形特点地形特点 井田位于黄淮冲积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地面标高+32+36m, 相对高差 14m。 区内第四系全新统亚粘土夹粘土广泛分布, 松散沉 积物厚度稳定,本区地貌类型属堆积地形。 1.1.31.1.3 交通条件交通条件 刘河井田距附近主要城市距离: 距商丘火车站95km, 距徐州88km, 距夏邑车站 55km,距百善集车站 30km,距新庄矿铁路装车站 14km, 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矿井交通位置见附图 1.1.41.1.4 矿区内煤矿分布及其他工业和农业生产情况矿区内煤矿分布及其
6、他工业和农业生产情况 本区所在永夏矿区为豫东重要煤炭基地之一,区内有永煤集团 和神火集团所辖 7 对煤矿以及为煤炭工业服务的工矿企业。 农业方面,本区耕地多为旱地,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 5 - 矿井交通位置图 - 6 - 1.1.51.1.5 矿区的电力供应来源矿区的电力供应来源 主供电源取自神火工业园 220KV 变电所,备用电源取自葛店北 风井。 1.1.61.1.6 矿区的气候条件矿区的气候条件 本区为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4.4,最高气温 41.5(1966 年 7 月 18 日),最低气温-23.4(1969 年 2 月 15 日)。 多年平均降水量 871.3mm,年最大降水量 1518.6mm (1963 年), 年最小降雨量 556.2mm (1973 年),降雨集中在 78 月,占全年总 降水量 50%,年均蒸发量 1821.1mm,丰水周期一般为 810 年,干 旱周期一般为1025年。 降雪和冰冻约在本年11月至翌年 3月底, 最大冻土深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