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2013 3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附本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附本 题 目 xx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所 在 系 专业班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2 xx 煤矿一般机械化采区供电系统设计 Red flag general mechanization mining area power supply system design 毕业设计(论文)共 41 页 完成日期:2013 年 5 月 2 日 答辩日期:2013 年月日 3 摘要 本论文是针对兴为煤矿采区的地质条件, 采煤方法, 巷道布置以及采区机电设备容量, 分布等情况而设计的采区供电系统和采区设备布置案。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新煤层
2、的勘探,为了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根据新采区的实际 情况,对其所需设备及供电线路等进行设计,本设计阐述了采区供电系统中各用电设备的 选型及其计算过程,如变压器、电缆、开关的选择等,并对其进行整定和校验,设计中比 较详细地叙述了矿用电缆及电气设备的选定原则以及井下各种保护装置的选择和整定。 关键词:采区供电;设备选择;负荷计算;供电系统;矿井供电技术;矿山供电 4 1 设计原始资料 1.1 全矿概貌 1、地质储量 1527.56 万吨; 2、矿井生产能力:设计能力 50 万 t/年,实际数 51 万 t/年; 3、年工作日:300 天,日工作小时:14 小时; 4、矿井电压等级及供电情况:该矿井供
3、电电源进线采用双回路电源电压为 35KV,变 电所内设有 630KVA,10/6.3 变压器两台和 400KVA,10/0.4 变压器两台,承担井下和地面 低压用电负荷。用两条高压电缆下井,电压等级均为 6KV,经中央变电所供给采区变电所。 1.2 采区资料 1、采区巷道及其设备布置: 采区布置及机械配备平面图, 采区布置剖面图。 本矿井属低沼气矿井, 采区倾角 23 28,采区内分 4 个区段,区段斜长平均为 42m,工作面长 150m,采区煤层与北走向,南 翼的走向长 35m,北翼的走向长 50m。 2、采煤方法: 一般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以炮采为主。 3、支护方法: 掘进点向上山,石
4、门及全岩巷道,以锚喷为主,工作面采用木支护。 4、煤炭运输系统: 工作面落煤经溜槽到 1T 矿车,由电瓶车运至中部车场翻车器翻入煤仓到下部车 场装车,由电机车运到井底车场,再由绞车提到地面。 5、采区通风: 新鲜风流由230 副斜井进风130 运输大巷轨道下山采区工 作面采区回风巷人行上山330 回风平峒通风机房。 6、电压等级及主要设备: 井下中央变电所的配出电压为 6KV,采区主要用电设备采用 660V 电压,煤电钻和照明 采用 127V 电压,主要设备见采区负荷统计表。 5 表 1-1 采区电气设备技术特征 采区设备 额定 容量 Pe (KW) 额定 电压 Uc(V) 额定 电流 Ie(
5、A) 额定起动 电流 IQe (A) 功率因数 cos 效率 j 台数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上山绞车 JT1600/1224 110 660 121 242 0.86 0.93 1 电动翻车器 J02-5.5-6 5.5 660 6.6 39.6 照明 1.2 127 煤电钻 MZ2-12 1.2 127 9 54 0.79 0.795 2 回柱绞车 JB3160M-8 11 660 14.5 87 0.84 0.885 2 喷浆机 YB112M-4 5.5 660 7.1 46 0.80 0.85 1 局部扇风机 BKY60-5.5 5.5 660 6.3 44 0.80 0.85 6 耙斗
6、装岩机 P-15B 11 660 12.1 73.6 0.82 0.84 1 2 采区变电所及工作面配电点位置的确定 2.1 采区变电所位置确定原则 根据采区变电所位置确定原则,采区变电所位置决定于低压供电电压供电距离采 煤方法及其采区巷道布置方式,采煤机械化程度和机械组容量大小等因素确定。根据机械 化工作面采煤机组功率大供电距离比其他机械设备远,且启动频繁重载起动等特点, 6 供电电压的最大供电范围,主要由工作面输送机和采煤机组主电动机起动时,允许电压损 失确定的。要保证机组起动时,有足够起动力矩,同时也要保证机组控制开关在主动电动 机起动时有足够吸合能力。 2.2 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 在工作面附近巷道中设置控制开关和起动器,由这些装置构成的整体就是工作面配电 点。它随工作面的推进定期移动。 根据掘进配电点至掘进设备的电缆长度,设立: P1 配电点:50 中央变电所人行下山-130 采区变电所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