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目录 序言 - 1 - 1 零件的分析. - 2 - 1.1 零件的作用 - 2 -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2 - 2 工艺规程设计. - 3 -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3 - 2.2 基面的选择 - 3 - 2.3 制定工艺路线 - 3 -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6 - 2.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9 - 3 夹具设计. - 29 - 3.1 问题的提出 . - 29 - 3.2 夹具设计 . - 29 - 3.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 - 29 - 3.2.2 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 29 - 3.2.3 定位误差分析 . - 3
2、0 - 3.2.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 - 30 - 参考文献. - 31 - 致 谢. - 32 - - 1 - 序言 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后进行的,是我们对大学三年的学 习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考核,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这次设计使 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 并结合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 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CA6140 车床法兰盘)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 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 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
3、。 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中 占有重要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 作进行一次适应性心理,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的 工作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 2 - 1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 CA6140 车床上的法兰盘(见附图 1) , 法兰盘起 联接作用是车床上的重要零件。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法兰盘是一回转体零件,有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以 20 045.0 0 为中 心 ,包括:两个 12.0 34.0 100 mm 的端面, 尺寸为 0 0
4、17.0 45 mm 的圆柱面,两个 90mm 的端面及上面的 4 个 9mm 的透孔. 0 6.0 45 mm 的外圆柱面及上面的 6mm 的 销孔, 90mm 端面上距离中心线分别为 34mm 和 24mm 的两个平面. 这组加工表面是以 20 045.0 0 mm 为中心,其余加工面都与它有位置关系,可 以先加工它的一个端面,再借助专用夹具以这个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另一端面, 然后再加工其它加工表面. - 3 - 2 工艺规程设计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HT200,由于零件年产量为 1000 件,已达到中批生产的水平, 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采用金属模铸造,法兰盘因毛坯
5、比较简单,采用铸 造毛坯时一般是成队铸造,再进行机械加工。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 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2.2 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 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 出,更有甚着,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主要是选择第一道机械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 以便为后续的工序 提供精基准。选择粗基准的出发点是:一要考虑如何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 二要考虑怎样保证不加工面与加工面间的尺寸及相互位置要求。这两个要求常 常是不能兼顾的,但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
6、粗基准是完全合理 的。对本零件而言,由于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 应选加工余量最小的面为粗基准(这就是粗基准选择原则里的余量足够原则) 现选取45 外圆柱面和端面作为粗基准。在车床上用带有子口的三爪卡盘夹住 工件,消除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 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在重复。 2.3 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 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一确定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 考虑采用万能性的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 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一.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 1 粗铣 20 孔两端面 工序 2 钻、粗铰孔 20 工序 3 粗铣 90 外圆柱面上平行于轴线的两个平面 工序 4 精铣 20 孔两端的端面 - 4 - 工序 5 精绞 20 的孔 工序 6 粗车 45、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