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DGJ32/J 16-2005)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屋面工程
2、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04)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
3、6-2005) 朝阳苑2#住宅楼施工图纸 1.2编制原则 基于本工程的重要性,我单位以精心施工确保优良、抢抓工期尽早发挥效益作为 出发点,编制投标文件时着重于下面几点指导思想:遵循设计程序,使施工组织设计 符合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施工总进度的安排应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使 之符合高速度施工的要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工程成本;节约施 工用地,尽量少占地。制定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时,应符合保证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 的要求。坚持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的方向,用现代技术装备施工技术队伍,选用 效率高、效果好的施工机械;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械设备,节约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 积极采用行之
4、有效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成果;但对于未做出技术鉴定的新技术,不 得在施工中随意采用。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力争均衡施工。做好夏季和雨季 施工的准备,力争不间歇施工。响应合肥市大建设号召,满足业主对本工程工期、质 量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抓住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和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 措施,解决技术的关键问题。优化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合理利用施工资源,强 化施工管理,确保整个工程“优质、安全、快速、文明”施工。深入对工程的理解, 根据我方的观点向建筑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工程的兴建尽心尽力。 第 2 页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述 合肥市朝阳苑 2#住宅楼由安徽省轻工业设计院
5、有限公司设计。本工程位于肥西路东 侧,西、南、北为原建筑物。建筑主体地上 11 层为住宅的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 总建筑面积 5117.66 2 m。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 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建筑高度 35.25m。 图2-1 总平面图 2.2 工程地质情况 第一层土:杂添土厚 1.5m;第二层土:亚粘土厚 5.0m;第三层土:粘土厚 10.0m;地 下水位稳定在-4.0m。 2.3 工程特点 1.本工程总建筑面积 4357.53m2,包括土建、水电安装。工作面不大,工种多。必须 全面考虑和优化各专业配置和施工,保证整个工程顺利实施和完成
6、。 2.施工现场施工用地狭小,因此要合理布置临建用房、材料堆放、加工场地。满足施 工需要。 3.设计为住宅,质量要求严,为防止出现“裂” 、 “渗” 、 “漏”的质量通病应引起足够 重视。 4.本工程在组织施工时,特别是在结构、装饰阶段应严格控制,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2.4 施工场地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气象状况:项目地点为合肥市为温带季风性气候。 项目施工区域地形和工程水文地质情况:项目所在地为平原地区工程水文地质良好。 第 3 页 项目施工区域地上、地下管线及相邻的地上、地下建筑物情况:见工程勘测报告。 与项目施工有光的道路、河流等状况:交通方便,未有河流经过。 当地建筑材料、设备供应和交通运输等服务能力状况:材料、设备供应良好,交通方 便。 当地供电、供水、供热和通信能力状况:项目所处市区供电、供水、供热和通信能力 良好。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组织管理 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项目经理选派承担过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并具有丰富施工 管理经验的国家一级项目经理担任;项目总工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