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 ( 2012- 2013 年度第 2 学期) 名 称: 控制装置与仪表 A (DCS 部分)课程设计 题 目: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组态 院 系: 自动化系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一周 成 绩: 日期: 2013 年 7 月 10 日 控制装置与仪表控制装置与仪表 A(DCS 部分)课程设计部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任任 务务 书书 一、一、 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 1 了解 DCS 应用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能根据应用目的, 进行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组态、调试操作等工作。 2 以 LN2000 分散控制系统为平台,
2、完成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组态。 3 进行 DCS 的调试工作。 二、二、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分为组态设计和系统调试两个部分: 1 组态设计 11 系统配置组态 主要是指 DCS 中工程师站、操作员站、控制站的主机系统配置信息及外设 类型,I/O卡件信息,电源布置,控制柜内安装接线等。 此部分内容作为了解内容,不进行具体组态。 12 实时数据库组态 数据库组态是系统组态中应尽早完成的工作, 因为只有有了数据库, 其他的 组态工作(控制回路组态、画面组态等)才可以调试。数据库组态一般通过专用 软件进行, 数据录入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数据库中一个小的错误就会给运行带来 极大的麻烦,如造成显示错误、操作
3、不当甚至死机故障。 13 控制算法组态 控制算法组态指的是将系统设计时规定的模拟量控制、 开关量控制等功能用 DCS 算法予以实现。 本设计以主汽温度串级控制策略为对象, 并且模拟控制对象, 构成闭环回路, 完成这些控制算法的组态工作。 14 操作员站显示画面组态 运行人员主要通过操作员站画面来观察生产过程运行情况, 并通过画面提供 的软操作器来干预生产过程, 因此画面设计是否合理、 操作是否方便都会对运行 产生重要影响。 本设计要求设计关于主汽温控制的简单流程图画面、 趋势画面、 参数显示画 面、操作画面,并把有关的动态点同控制算法连接起来。 15 报警显示 在数据库中进行温度报警值设置,在
4、运行界面中显示报警窗口。 本设计要求能够模拟实现超温报警。 16 趋势组态。 显示需要观察的数据点趋势图。 2 系统调试 设计要求进行动态调试。 实际工作中的动态调试是指系统与生产现场相连时的调试。 由于生产过程已经处 于运行或试运行阶段,此时应以观察为主,当涉及到必需的系统修改时,应做好充分 的准备及安全措施,以免影响正常生产,更不允许造成系统或设备故障。 动态调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观察过程参数显示是否正常、执行机构操作是否正常; 2)检查控制系统逻辑是否正确,并在适当时候投入自动运行; 3)对控制回路进行在线整定; 4)当系统存在较大问题时,如需进行控制结构修改、增加测点等,应尽量在
5、停 机状态下重新组态下装。若条件不允许,也可进行在线组态,但要熟悉在线组态的各 个环节并做好应急措施。 三、三、 进度计划进度计划 序号序号 设计设计( (实验实验) )内容内容 完成时间完成时间 备注备注 1 了解设计内容,阅读并理解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要求。 D1 2 熟悉 LN2000 分散控制系统软件的组态方法。 D1 3 进行组态设计要求的 6 项内容。 D1D2 4 进行系统调试 D3D4 5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D4 6 上机答辩考核 D5 四、四、 设计(实验)成果要求设计(实验)成果要求 1 完成系统结构图及数据点清单,打印各步的组态设计图纸。 2 对系统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完成并打
6、印设计报告。 五、五、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 1 设计报告内容及格式考查。 2 按上述步骤逐项完成软件内容的设计,进行操作演示,并进行答辩。 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 报报 告告 书书 一、分散控制系统课程一、分散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设计的目的与要求的目的与要求 1、了解 DCS 应用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能根据应用目的,进行分散 控制系统的设计组态、调试操作等工作。 2、以 LN2000 分散控制系统为平台,完成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组态。 3、进行 DCS 的调试工作。 二、设计正文二、设计正文 (一)设计分析过程 一、一、串级汽温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串级汽温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图 1 所示的串级汽温控制系统, 只要导前汽温 2 发生变化, 副调节器 P 就去改变减 温水流量 W,初步维持后级过热器入口汽温 2 在一定范围内,起粗调作用。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