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 2012 届毕业论文开届毕业论文开 题题 报报 告告 题目: 河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 年年 01 月月 02 日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 结合毕业论文题目情况, 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每人撰写 2000-4000 字的文献综述: 文文 献献 综综 述述 1 1 文献说明的同一观点文献说明的同一观点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也愈发激烈。努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 竞争力是实施科技强国战略、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南阳在把发展工业作为 第一方略的同时,努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实现工业经济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 展, 以建设
2、工业强市支撑经济强市。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先进技术为导向和支撑的新兴产业。 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居全国领先地位,河南的高新技术产业仍处 于初级发展阶段,南阳的高新技术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基础还是比较薄弱,主要表现 为高附加值的新技术产品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化程度偏低;科研基础薄弱,研究 与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不高,自我研制开发的关键生产技术项目不多,技术创新层次不高; 扶优政策落实不到位,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环境欠佳。 (摘自:张祎 南阳市高新技术 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统计网 2010年7月) 河南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附加值偏低,技术含量不高。2009年底,技术含量较高
3、高新 技术产品的出口受较大阻碍;2010年18月份机电产品的进口比2009年减少了17.5%,而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情况较为复杂。2009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为-17.9%,即河南 省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乏力的情况下, 反而需要从国外引进相关设备和高新技术以调整河 南省产业结构,发展河南省经济。根据2010年8月海关统计资料,2010年18月该类产品 出口增长率为27.4%;但是,该产品的进口增长率2008年为14.6%,2009年为16.1%,2010 年1至8月为31.6%。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大于出口的问题反映了河南省贸易产品结构不合理 的尴尬局面,也体现了河南省某些技术和设备过于依赖进
4、口、导致出口产品大部分利润为 外商所得的被动。 河南省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高投入、 高消耗、 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虽然有所改观, 但高科技的应用并未及时体现在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中。河南省出口产品结构、出 口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都说明,要实现河南省贸易方式合理转变这一目标,必须加 快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市场结构、服务贸易结构的适当调整。 (摘自:邢冀源 河南省 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及政策研究 河南省商务厅 2011年2月) 河南高新技术产业还弱小,尚在起步初创阶段,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 在产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 因是,高层
5、次专业人才资源远不能适应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需求;培养、造就、引 进优秀人才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加快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的软环境与沿海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企业自我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结合程度较 低,大多数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投入强度低,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在0.2%0.3%之间徘徊。 “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更面临许多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 快,一方面,我省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已形成的局部优势, 有利于我省进一步扩大开放,东引西进,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 快高新
6、技术产业的发展。我省资源总量相对较为丰富,已经形成的以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 初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 对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提高加工深度、 延长产品链条、 改善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和防治污染有着极大的潜力;另一方面,许多省市加大政策支持 力度,抢占高新技术领域制高点,决定了地区之间的人才竞争和技术竞争将会更为激烈。 这对整体实力相对较弱的河南来说,在争取更多资金和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都面 临着严峻的挑战。 (豫计规划831号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新乡农业信息网 2008年05月)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方式分析 从贸易方式上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方 式比较单调,出口主要以来料、进料加工贸易为主,一般贸易方式的比重比较小。以 2010 年为例,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额达 3458.2 亿美元,占当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 的 87.3%。这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大部分只是为其他国家代工的结果,在国际分工中处 于末端地位,附加值比较低。 (摘自:杨晓忠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 和政策建议 经济观察报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