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5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 题题 报报 告告 题 目 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设计及液压系统设计 指 导 教 师 院(系、部)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XXX 日 期 2012-3-9 教务处印制 26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及意义: 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是大幅度增加煤炭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 路。为了满足对煤炭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大量生产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迅速 增加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而每个综采工作面平均需要安装 150 台液压支架, 可见对液压支架的需要量是很大的。 由于不同采煤工作面的顶底板条件、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煤
2、层的物理机械 性质等的不同。 为了有效地支护和控制顶板, 必须设计出不同类型和不同结构尺 寸的液压支架。因此,液压支架的设计工作是很重要的。由于液压支架的类型很 多,应此其设计工作量也是很大的,由此可见,研制和开发新型液压支架是必不 可少的一个环节。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与推广,电子计算机 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为工作面液压支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前提条件。 如能找 到科学的液压支架的设计方法,对节省钢材、降低成本、保证矿工安全、提高采 煤生产率和推广综合机械化采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采煤设备的发展过程和趋势来看, 采用液压支架管理顶板是当代采煤技术 史上的一次
3、重要的变革, 也是煤矿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液压支架作为综合机械化 采煤的关键设备之一,其重量约占综采设备总重量的 80%90%,其费用约占综 采设备总费用的 70%左右。因此,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采煤的经济效率,世界 各主要产煤大国都一直在积极地开展液压支架的研究。 研究现状: 液压支架设计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理论和方法有了突破。 煤炭科学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通过深入研究, 提出了液压支架三维力学模型的计算方法, 总体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开发出 液压支架设计计算通用软件系统,使我国液压支架设计计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完成液压支架计算机模拟试验的研究。把有限元
4、成功用于液压支架的研 究,建立了液压支架整体有限元模型,开发出 SSTS 液压支架模拟计算机仿真软 件系统,大大提高了液压支架设计的可靠性。 3、技术规范和标准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已先后制定液压支架系列 技术标准 17 项,成为国际上液压支架标准较完善的国家之一,促进了液压技术 的发展 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有了较大发展。开发了 CAD 工作站和微机 CAD 系统,建成了较完善的液压支架数据库通用件图库,并正在逐步实现支架设计 CAD 化。 5、液压支架控制系统有了重大进步。根据我国国情研制的全液压手动控制 快速移架系统的广泛应用,使支架降、移、升速度大幅度提高。 6、新架型研制成
5、绩显著,架型结构进一步完善。新型高可靠性支架,反向 四连杆高效低位放顶煤支架, 适应中小煤矿的单一煤层开采轻型支架和轻型单摆 放顶煤支架均取得成功。 27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研究内容: 可以选取中厚煤层液压支架来设计,具体设计方案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 中厚煤层液压支架的整体结构尺寸设计 2. 中厚煤层液压支架部件设计 3. 中厚煤层液压支架的受力分析 4. 中厚煤层液压支架的强度计算 按照设计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所设计的液压支架要满足采 煤工作面的顶底板条件、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煤层的物理机械性质等要求。 主要解决问题: 1、基本参数的确定 2、四连杆机构的选择与设计
6、3、底座形式的选择与设计 4、顶梁形式的选择与设计 5、掩护梁形式的选择与设计 6、侧护板形式的选择与设计 7、推移装置形式的选择与设计 8、立柱和千斤顶的选择与设计 等等 技术路线: 首先进行液压支架整体结构设计、立柱和千斤顶的设计,然后对各部分进行 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再绘制图纸,最后整理资料进行论文的编写。 论文框架: 一、前言 二、绪论 三、液压支架整体结构设计 四、立柱和千斤顶的设计 五、各部分组件受力分析 六、主要部件强度计算 七、结束语 八、参考文献 28 三、研究进度 1-2 周 实习 3-4 周 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5-6 周 总体方案确定 7-8 周 总体结构设计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