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 程 设 计 题目: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通风与安全 班班 级级 20112011 级采矿工程本科级采矿工程本科 函授站点函授站点 姓姓 名名 * 学学 号号 2013 2013 年年 前前 言言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学习的最后一个实践的教学环节.通 过课程设计,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并结合实际条件 加以运用。巩固和扩大所的理论知识,巩固和发展我们的运算和绘图 的工程能力,培养和提高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丰富安全生产实际知识, 并进一步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的良好思想作风。 课程设计的目的包括: 巩固和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
2、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会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 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 求,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技术图表等。 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学风和科学态度。 设计中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 煤矿安全 规程、 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 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 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 力争使自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 但由于本人 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衷心感谢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以及老师的辛勤辅导,使我能按 质、按量的完成采煤设计。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设计依据 1 1.矿井概况 1
3、2. 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 2 第二章 矿井及采区通风系统. 3 1.矿井通风方式 3 2. 矿井通风方法. 3 3、采区通风系统. 4 (1)采区进风上山的选择. 4 (2) 采煤工作面进风巷与回风巷的布置 4 (3)掘进工作面上行风与下行风的选择. 4 第三章 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 5 1.矿井总风量计算 5 2.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11 3.硐室风量计算. 13 4.回采工作面风量计算. 13 5.备用工作面风量计算. 15 第四章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7 1.通风容易时期通风阻力计算. 17 2.通风困难时期通风阻力计算. 19 第五章 矿井通风设备选择 21 1.选择主通风机. 2
4、1 (1)计算各时期的通风机风量 21 (2) 计算各时期的通风机风压. 22 (3)初选通风机 22 (4)求通风机的实际工况点 24 (5) 确定通风机的型号和转速. 25 2. 选择电动 25 (1)计算通风机输出功率 25 (2) 计算电动机功率. 26 参 考 文 献 28 致 谢. 29 1 第一章第一章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矿井概况矿井概况 矿井位于平原地区, 井田长 7200 米, 双翼开采, 每翼长 3600 米。 设计年产量 60 万吨,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 23 年。 矿井采用竖井 主要石门开拓,在煤层底板开围岩平巷,其开拓系统如图 1,已拟定 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在
5、 NO7,NO8 两区中央上部边界开回风井, 其采区划分见图 2。 采区巷道布置见图 3,每个采区共有上层工作面 2 个,下层工作面 2个,工作日产量均为 500 吨,全矿同时有 4 个工 作面生产即能满足要求。备用工作面 2 个。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为 380 人。该矿为单一煤层,煤层厚 4m,倾角 25,低瓦斯矿井, 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3.06m3 /t,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图 1:开拓系统图 图 2:采区划分图 图 3: 采区巷道布置图 2 2.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 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见下表) 序号 区段 井巷名称 断面形式 支护方式 长度 (m) 净断面 (m2)
6、 备注 1 1-2 主井 圆 砌碹 240 19.6 d=5m 两个罐笼 2 16-17 副井 圆 砌碹 240 19.6 d=5m 两个罐笼 3 2-2 主要运输石门 三心拱 混凝土 100 9.5 4 2-3 主要运输石门 三心拱 混凝土 100 9.5 5 3-4 主要运输巷 三心拱 混凝土 450/3150 7.0 6 4 -5 运输机上山 梯形 锚喷支护 135 7.0 光面爆破凹凸度150 7 5-5 运输机上山 梯形 锚喷支护 135 7.0 光面爆破凹凸度150 8 5-6 运输机顺槽 梯形 木支架 370 4.8 d=22cm =2 9 6-7 联络眼 梯形 木支架 30 4 d=18cm =4 10 7-8 上分层顺槽 梯形 木支架 80 4.8 d=22cm =2 11 8-9 回采工作面 切眼梯形 金属支架 135 4.5 采高 2m 机组采煤 12 9-10 上分层顺槽 梯形 木支架 80 4.5 d=22cm =2 13 10-11 联络眼 梯形 木支架 30 4.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