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2 / 31 摘摘 要要 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安全稳定运行,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 大动力和效益。但是,电力系统一旦发生自然或人为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有 效控制,就会失去稳定运行,使电网瓦解,并造成大面积停电,给社会带来 灾难性的后果。继电保护(包括安全自动装置)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和防止 及限制电力系统长时间大面积停电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手段。 许多实例表明,继电保护装置一旦不能正确动作,就会扩大事故,酿成严重 后果。因此,加强继电保护的设计和整定计算,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 重要工作。 为满足电网对继电保护提出的可靠性、 选择性、 灵敏性、 速动性的
2、要求, 充分发挥继电保护装置的效能,必须合理的选择保护的定值,以保持各保护 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做好电网继电保护定值的整定计算工作是保证电力系 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本文详细地讲述了如何分析选定 110kV 电网的继电保护(相间短路和接 地短路保护)和自动重合闸方式,以及变压器相间短路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并通过整定计算和校验分析是否满足规程和规范的要求。本次设计不对变电 站的一、二次设备进行选择。 3 / 31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课程任务设计书和原始资料分析课程任务设计书和原始资料分析.4 第二章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设计电气主接线设计5 1)1) 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
3、要求5 2)2) 对电气主接线方案的初步设计对电气主接线方案的初步设计5 3)3) 几种方案的比较及最终接线几种方案的比较及最终接线6 第三章第三章 变压器的选择变压器的选择.10 附录附录 B B12 附录附录 C C17. 结论结论3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31 4 / 31 1.1. 课程任务设计书和原始资料分析课程任务设计书和原始资料分析 1.11.1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书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书 1.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是在学习电力系统基础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训练,通过课 程设计的实践达到: (1)巩固“发电厂电气部分” 、 “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理论
4、知识。 (2)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范、规定、导则等。 (3)掌握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1.1.2.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1)分析原始资料 (2)设计主接线 (3)计算短路电流 (4)电气设备选择 1.1.3.设计成果: (1)完整的主接线图一张。 (2)设计说明书一份。 1.21.2 原始资料原始资料 110/35/10KV 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1.2.1、变电所的建设规模 本变电所是中型降压变电所,一次建成。 1.2.2、变电所与电力系统
5、连接情况 (1)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所位于某市郊小工业区中心,交通便利,地 质条件好,进出线方便,供当地城市、工厂及农村用电。 (2)变电所电压等级为 110KV、35KV 及 10KV,系统以两回线向本所供电,35KV 有 6 回 出线,10KV 有 10 回出线。 1.2.3、负荷资料 35KV 侧最大负荷为 38.5MVA,其中重要负荷占 60%,最大的一回负荷 为 7.5MVA,平均功率因素为 0.85,Tmax=6000h,35kv 用户除本所外无其它电源。 10KV 侧最大负荷为 25MVA,最大一回为 3.2MVA,平均功率因素为 0.8,Tmax=4300h,所用
6、负荷 按变电所最大负荷的 0.5%计算。 1.2.4、最小运行方式:变电所停运一台变压器,同时与变电所连接的发电厂中停用一台 容量最大的发电机组。 1.2.5、环境条件: 变电所地处平原,年平均气温 17,最热月平均 30,绝对最高 气温 39,最热日平均气温为 35,最低气温-13,最热月地下 0.8 米处土壤平均温度 18。当地海拔高度 400 米,雷暴日数 29.5 日/年;无空气污染。土壤电阻率=200 m 5 / 31 第二章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设计电气主接线设计 第一节第一节 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严密整体,各类发电厂和变电所分工完成整个电力系统 的发电、变电和配电任务,主接线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系统本身,同 时也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发电厂、变电所的主接线,必须满足以下基本 要求: 1) 必须保证发供电的可靠性。 2) 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3) 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 4) 经济上应合理。 主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