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论文) 题 目 名 称 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课 程 名 称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系 、专 业 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 导 教 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年级专业 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 号 题目名称 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设计时间 课程名称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课程编号 设计地点 校内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 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三相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PSCAD/MATLAB 仿真软件; 3.采用 PSCAD/MATLAB 软件,做出系统三相接线图。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测 试
2、系 统由三个控制区域组成,区域 1 是一种典型供电 系 统 , 总 装 机 容 量 为 5700MVA 、最大负荷为 5000MW ,大部分 装机容量距离负荷相对较近,即接于母线 3 容量为4400MVA 的发电厂。另外, 1300MVA 是离负荷较远的核电机组, 通过 长距离 500kV 线路向负荷送电。区域 2 代 表附近地区的总装机容量和总负荷, 此系统总装机容量为 60000MVA , 最大负荷为 40000MW 。 区域 2 通过 2 条 500kV 线路与区域 1 相连,即图 1 中的线路 A 和线路 B。区域 3 是一个大 规模相邻系统, 装机容量为 70000MVA , 最大负
3、荷为 50000MW , 此区域也通过 2 条 500kV 线 路与区域 1 相连,即图 1.1 中线路 F 和 G。 三、任务和要求 1.通过课程设计是学生掌握电力系统三相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PSCAD/MA TLAB 仿真软件; 3.建立系统三相接线图的仿真过程; 4.编写短路计算流程图; 5.得出仿真结果。 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教研室审批,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后生效; 2此表 1 式 3 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 1 份。 四、参考资料和现有基础条件(包括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等) 1何仰赞等.电力系统分析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3 2西安交通大学等.电力系统计算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12 3陈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2004.1 4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M.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2002.5 5于永源,杨绮雯. 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3 WDT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 综合仿真实验室 五、进度安排 2013.6.10 提前下达课程设计的计划书,设计题目、分组情况及课程设计的要求。让学生熟悉软件。 2013.6.17 讲述课程设计的内容,软件的基本操作。 2013.6.186.23 学生应用 PSCAD/MA TLAB 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
5、建模。 2013.6.246.26 建立系统接线图的仿真模型,上机调试程序,得出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013.6.276.28 写出报告(A4 打印) ,做好充分准备,现场考核基础知识、软件操作能力。 2013.6.29 交报告,组织学生答辩 六、教研室审批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七|、主管教学主任意见 主管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八、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 学生(签字) :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评阅表 学生姓名 学 号 系 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题目名称 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一、学生自我总结 本次的课程设计,培养了我们综合应用课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觉得课程设计对我们 的帮助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系统地联系起来,加强我们对学过的知识的 实际应用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培养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同学们共同协作,解决了许多个人无 法解决的问题。 在图书馆和网上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和我们组的同学进行了讨论。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 的努力对设计还是很有帮助的。再次接触 PSCAD 软件,虽适应了很多但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在看 过老师给的一些教程之后慢慢的就能解决所面临的困难,最后终于可以利用该软件仿真出结果了。 学生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