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中和轨温及预留轨缝设计

    • 资源ID:1410597       资源大小:388.32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中和轨温及预留轨缝设计

    1、轨道工程轨道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中和轨温及预留轨缝设计 目录目录 1 路基上无缝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2 2 路基上无缝线路课程设计意义-8 3 设计参数选取 -12 4.软件计算过程-15 5 课程设计结论-23 6 软件源程序代码-24 7 参考文献-29 1/29 第一第一部分部分 路基上无缝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路基上无缝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中和轨温(即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问题,涉及铁路轨道这 门课的主要理论。该设计目的是通过实际设计,更深入地掌握铁路轨道的基本理论。 一、基本内容一、基本内容 1)收集资料,综合分析。 通过专业书籍及相关学术期刊的学习,了解无缝线路铺

    2、设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并 对路基上无缝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骤有较清楚的了解。 2)通过计算,确定路基上无缝线路的允许降温幅度。 3)通过计算,确定路基上无缝线路的允许升温幅度。 4)通过计算,确定中和轨温(即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 。 中和轨温确定是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问题,涉及铁路轨道这门课的主要理论。该设计 的目的是通过实际设计,更深入地掌握铁路轨道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强度计算和温度力计 算理论) 。 二、基本要求二、基本要求 对设计从全局上把握,思路清晰,将个人的独立见解在设计说明书中完整地表达出来; 有关计算建议上机完成,语言不限,但程序要具有通用性,即对各种参数条件都适用;

    3、并 将源程序及计算结果附在课程设计书中。 独立完成,有自己的特色; 2/29 轨温图 Tmin Tmax 0 Tav t d t c允许温升 允许温降 k cd e t ttTT t 2 2 minmax t e 5 5 中和轨温: 设计时间 1 周。 设计书内容主要包括: 设计任务、 设计目的和意义、 设计理论依据、 设计参数、 计算过程、 设计总结(设计方案的评述、收获及建议)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报告的文字部分要求详细完整、章节清晰、计算过程详尽、结论合理可靠。同时 要求字迹工整、书面整洁。 三、设计思路三、设计思路 无缝线路中和轨温计算的主要思路如 图: 图中揭示了该设计的主要思路。

    4、中和 轨温应根据当地的轨温条件( m ax,m in TT)和 轨道允许的升温幅度和降温幅度来确定。 因此确定轨道允许的升温幅度和降温 幅度是设计的关键。应根据无缝线路的设计原则来确定。 主要计算如下: 1 1、 无缝线路钢轨强度检算(确定允许降温幅度)无缝线路钢轨强度检算(确定允许降温幅度) 强度条件应使作用在钢轨上的各种应力总合不超过钢轨的允许应力: dtf 式中: d 钢轨动弯应力(Mpa) ,计算方法参见“轨道结构力学分析”一章; t 钢轨温度应力(Mpa) ; f 钢轨附加应力(Mpa) ,如桥上的伸缩应力和挠曲应力、无缝道岔基本轨附加应 力、列车制动等引起的附加应力等。本设计只考虑

    5、路基上由制动引起的附加应力,可取 10 f M pa; 钢轨允许应力。 3/29 因此允许的降温幅度 d t可由下式计算 df d t E 式中: d 钢轨动弯应力(Mpa) ,取拉应力计算值。 2 2、 据稳定性条件确定允许的升温幅度据稳定性条件确定允许的升温幅度 根据稳定性计算求得的允许温度压力P后,可计算出允许的升温幅度 c t: 2 2 f c PP t E F 式中: f P 附加压力,本设计可取为零(N) 。 P轨道允许的最大温度压力;根据无缝线路稳定性理论计算,采用“统一公 式” 。 3 3、 中和轨温确定中和轨温确定 根据图,中和轨温 e t计算如下: m axm in 22 dc ek TTtt tt 4 4、 预留轨缝确定预留轨缝确定 长轨条一端的伸缩量计算: 2 m ax) = 2 tH PP E F r 长 ( 标准规一端的伸缩量计算: 2 m ax) = 28 tH PPlrl EFEF


    注意事项

    本文(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中和轨温及预留轨缝设计)为本站会员(课***)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