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 告 课题名称: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气象温度传感器 学院(系) : 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年级专业: 自动化09级-1班 (学号0912010108)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1984 年美国一家公司提出一种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位总线(BITBUS) ,它主要 是将低速的面向过程的输入输出通道与高速的计算机总线多(MULTIBUS)分离,形成了 现场总线的最初概念。80 年代中期,美国 Rosemount 公司开发了一种可寻址的远程传 感器(HA
2、RT)通信协议。采用在 420mA 模拟量叠加了一种频率信号,用双绞线实现数 字信号传输。HART 协议已是现场总线的雏形。1985 年由 Honeywell 和 Bailey 等大公司 发起,成立了 WorldFIP 制定了 FIP 协议。1987 年,以 Siemens,Rosemount,横河等几 家著名公司为首也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互操作系统协议(ISP)并制定了 PROFIBUS 协 议。后来美国仪器仪表学会也制定了现场总线标准 IEC/ISA SP50。随着时间的推移, 世界逐渐形成了两个针锋相对的互相竞争的现场总线集团:一个是以 Siemens、 Rosemount,横河为首的I
3、SP集团; 另一个是由Honeywell、 Bailey等公司牵头的WorldFIP 集团。1994 年,两大集团宣布合并,融合成现场总线基金会(Fieldbus Foundation) 简称 FF。对于现场总线的技术发展和制定标准,基金委员会取得以下共识:共同制定 遵循 IEC/ISA SP50 协议标准;商定现场总线技术发展阶段时间表。 目前国际上有 40 多种现场总线,但没有任何一种现场总线能覆盖所有的应用面, 按其传输数据的大小可分为 3 类:传感器总线(sensor bus),属于位传输;设备总线 (device bus),属于字节传输;现场总线,属于数据流传输。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有基
4、 金会现场总线(FF) 、LonWorks、Profibus、WorldFIP 及 CAN 等。围绕着现场总线技术 的标准化,世界上各大厂商展开了激烈竞争。 目前现场总线产品主要是低速总线产品,应用于运行速率较低的领域,对网络的 性能要求不是很高。从应用状况看,无论是 FF 和 Profibus,还是其他一些现场总线, 都能较好地实现速率要求较慢的过程控制。因此,在速率要求较低的控制领域,谁都很 难统一整个世界市场。而现场总线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互操作性,实现现场总线技术的统 一是所有用户的愿望。今后现场总线技术如何发展、如何统一,是所有生产厂商和用户 十分关心的问题。 高速现场总线主要应用于控制
5、网内的互连,连接控制计算机、PLC 等智能程度较 高、处理速度快的设备,以及实现低速现场总线网桥间的连接,它是充分实现系统的全 分散控制结构所必须的。目前这一领域还比较薄弱。因此,高速现场总线的设计、开发 将是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这也将是现场总线技术实现统一的重要机会。而选择什么样 的网络技术作为高速现场总线的整体框架将是其首要内容。 (2) 、国内研究现状 总体来看,现场总线技术在中国已经度过了启蒙宣传期,现在正进入推广应用期。 国内对现场总线技术的研发,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积累,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由 于国内外在发展情况和研发特点上的差异,国内针对现场总线展开研发时,同样面临着 一些问题
6、。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线的选择,近些年来,存在许多现场总线在国内展开激烈竞争,这些种类 的现场总线侧重点各有不同。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及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研发的现场总线, 对于国内的研发力量来说,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进入门槛较高。要针对现场总线进行研发,对国内的企业和研究机构来说, 是存在一定高度的门槛的。这些企业和机构既要承担加入及注册的费用,又要具备能确 保提供后期支持及维持的能力。另外,对现场总线技术的认证及测试,也需要研发机构 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级数实力。 三、技术的难易以及对发展趋势的把握。现场总线的开发、工具包的获得,以及 技术实现上的难易,都是国内研发机构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另外,目前各种现场总线 争相把中国作为实验及应用的场地。如何把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以研发出顺应市 场潮流的现场总线产品,也是研发企业最为关注的方面,可见,现场总线技术在国内的 研发和应用,要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尚需时日。但可以预见的是,通过国内研究力量的 不懈努力,现场总线技术必将在中国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长足的发展。 2.选题依据 针对目前工业现场普遍采用的自